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Global Changes in Gene Expression and Protein Profiling of Mouse Brains during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Infection

Project: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 Academic Grants

Project Details

Abstract

廣東住血線蟲是造成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人類嗜伊紅性腦膜炎及嗜伊紅性腦膜腦炎的主要病原體。在台灣,廣東住血線蟲症也是一種重要的人畜共通疾病。人類並非廣東住血線蟲的適當宿主,若不慎感染第三期幼蟲後,此寄生蟲無法在人體完成生活史,停留在腦部的幼蟲會侵犯人體中樞神經系統,造成致命性病變。在目前的生物醫學領域,生物晶片已被廣泛運用於新基因鑑定、癌症研究、發育生物學、藥物開發及比較基因體等各方面的研究。蛋白質體學不但掀起整體生命科學研究鎖定蛋白質的新風潮,並且已成為目前生物科技最主要的發展趨勢。本研究為三年期計畫,擬以ICR小鼠為動物模式,整合DNA微陣列分析、二維蛋白質電泳及蛋白質質譜分析技術,進行小鼠感染廣東住血線蟲後腦部基因及蛋白質表現之研究。計畫第一年的研究將著重在小鼠感染廣東住血線蟲後,急性期時(0至4週)腦部基因及蛋白質表現的變化;計畫第二年將觀察小鼠長期感染時(感染後第8、12、16、20週),腦部基因及蛋白質表現的變化;計畫第三年將探討於感染後第5、10、15、20天接受連續14天的Albendazole(5mg/kg/day)藥物治療,腦部基因及蛋白質表現的變化。研究成果應有助於進一步瞭解廣東住血線蟲在人體造成的病變與致病機轉,也可為該寄生蟲日後在臨床診斷、藥物治療等研究領域,開啟另一扇視野。

Project IDs

Project ID:PC9607-0304
External Project ID:NSC96-2320-B182-020
StatusFinished
Effective start/end date01/08/0731/07/08

Fingerprint

Explore the research topics touched on by this project. These labels are generated based on the underlying awards/grants. Together they form a unique finger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