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Details
Abstract
1.預設之實驗目的本計劃之目的在於測試使用藥物來調控肺部放射反應的可能性。我們採用已在本實驗室建立的老鼠肺部照射後活體反應之動物模式,檢驗非類固醇抗發炎藥是否可以用於活體上來防止及抑制放射性肺炎,同時加強照射後的腫瘤控制。我們計劃從aspirin, indomethacin, ibuprofen三種臨床常用藥物中,找出何者是能達成這些目的之最佳藥物。本計劃所得到的發現將成為我們進行合併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及肺部照射之臨床測試畤重要的依據。本計劃具體的研究目標為1研究臨床常用之三種非類固醇抗發炎藥aspirin, indomethacin, ibuprofen對放射引起肺部發炎反應的影響,並找出其中對於抑制放射性肺炎效果最佳的藥物。2研究放射引起肺部反應對於肺部腫瘤生長及轉移的影響。3研究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對於已照射或未照射之肺部,其腫瘤生長及轉移的影響。4研究非類固醇抗發炎藥是否可以抑制腫瘤生長,並加強放射線對腫瘤的殺傷力。2論文發表:本年度有一篇論文發表於國際著名放射醫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Physics”。題目為”Can short-term administration of dexamethasone abrogate radiation-induced acute cytokine gene response in lung and modify subsequent molecular responses?” 。此篇論文為採用動物模式,發現在臨床常用的類固醇抗消炎藥Dexamethasone雖能抑制放射線在肺部所引起的早期細胞激素增加,但在停藥24小時後卻有細胞激素強烈反彈增加的現象,此反應至少維持到72小時以上。雖然類固醇藥物在臨床使用極為廣泛且歷史久,但此種停藥後在活體產生細胞激素反彈增加的現象,則為文獻上首度報告。因此本論文對於類固醇的作用機轉及臨床應用(包括放射治療) ,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發現。我們同時也發現,改變放射性引起之早期細胞激素反應,並沒有明顯改變一至二週後所發生之分子反應。因此照射後之早期細胞激素反應,對於其後之一連串後續反應,並無必然之相關性,此發現也是文獻上首度用藥物實驗說明此種關係。我們還發現類固醇停藥後的反彈反應亦發生在照射三至四個月後放射肺炎期。在照射後兩個半月後,給予連續五天的Dexamethasone雖能暫時抑制發炎反應,但停藥後二至四天也有強烈的發炎細胞激素反彈現象。且和只有照射但未給藥的老鼠相比,其發炎反應在時間上有追趕”Catch-up” 的現象。這可以解釋臨床上採用類固醇藥物治療放射性肺炎所看到停藥的現象。綜合而言,短期使用類固醇dexamethasone雖能抑制放射發炎反應,其效果短暫,停藥後有反彈現象,且無法改變後續的放射分子反應。由於類固醇藥物並不適合長期服用,因此本論文更加強我們積極探求採用非類固醇抗消炎藥的可能性。
Project IDs
Project ID:PG9004-0191
External Project ID:NHRI-EX90-9030SL
External Project ID:NHRI-EX90-9030SL
Status | Finished |
---|---|
Effective start/end date | 01/01/01 → 31/12/01 |
Keywords
- 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 Radiation pneumonitis
- Metastasis
Fingerprint
Explore the research topics touched on by this project. These labels are generated based on the underlying awards/grants. Together they form a unique finger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