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Details
Abstract
主要目標:測試以蛋白質體學設計小干擾核醣核酸治療小鼠膽管癌的效能.1.膽管癌動物模型2 建立人類及小鼠膽管癌細胞株3.蛋白質體學與膽管癌相關的分子群。4.根據上述蛋白質體學的研究設計併合成具腫瘤專一性的小干擾核醣核酸以治療人類及小鼠膽管癌細胞株(體外實驗)5.根據上述蛋白質體學的研究設計併合成具腫瘤專一性的小干擾核醣核酸以治療小鼠膽管癌(體內實驗)背景:肝內膽管癌佔肝臟原發性惡性腫瘤的第二位。只 有少數膽管癌病人適合接受外科切除.然而其外科的成果令人失望.三年的存活率低於10%.截至目前為止尚無滿意的替代療法.蛋白質體學近來被應用於許多疾病的篩檢及診斷.小干擾核醣核酸更被宣稱擁有比反意寡核柑酸較佳之效率. 然而以蛋白質體學尋找新的分子標的,進而設計出具腫瘤專一性的小干擾核醣核酸治療肝內膽管癌的可行性仍有待研究.材料及方法 (共計三年):第一年1.膽管癌動物模型:C57BL/6mice 小鼠飲水中加入thioacetamide2.建立人類及小鼠膽管癌細胞株3.針對CEACAM6 設計siRNA 治療人類及小鼠膽管癌細胞株(體外實驗)4.蛋白質體學:以2 維電泳及質譜儀找出與膽管癌相關的分子群。第二年1. 蛋白質體學:以2 維電泳及質譜儀找出膽管癌相關的分子群。2. 根據上述蛋白質體學的研究設計併合成具腫瘤專一性的小干擾核醣核酸以治療人類及小鼠膽管癌細胞株(體外實驗).第三年1.根據上述蛋白質體學的研究設計併合成具腫瘤專一性的小干擾核醣核酸以治療小鼠膽管癌(體內實驗).2.以小干擾核醣核酸治療實驗動物腫瘤,則用RT-PCR 及西方點墨法確認遭剔除的基因及蛋白質.終點:分析以小干擾核醣核酸治療小鼠膽管癌的腫瘤大小變化,除了探討其效率並尋找可能之併發症。先期結果:CEACAM6 可於小鼠肝膽管癌高度表達. 因而針對CEACAM6 設計siRNA 來治療小鼠膽管癌應有其合理性.
Project IDs
Project ID:PC9408-0623
External Project ID:NSC94-2314-B182-037
External Project ID:NSC94-2314-B182-037
Status | Finished |
---|---|
Effective start/end date | 01/08/05 → 31/07/06 |
Fingerprint
Explore the research topics touched on by this project. These labels are generated based on the underlying awards/grants. Together they form a unique finger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