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Details
Abstract
本計劃想要利用電生理的方法來探討安非他命和檳榔主成分對中樞神經的影響,以及安非他命成癮性的電生理神經機轉。人們一般相信安非他命主要作用在多巴銨輸送器(dopaminetransporter)上,而檳榔主成分之一的檳榔素(arecoline)則是作用在膽鹼類受體上。文獻題示,安非他命對大白鼠行為的改變,主要是經由紋狀體來表現的。然而,紋狀體突觸前的神經組織,如大腦皮質和腹蓋區(ventral tegmental area; VTA),也是安非他命作用的主要部位,甚至可能是安非他命成癮的神經機轉之一(如VTA)。同時,紋狀體組織含有非常重要的膽鹼類聯絡神經元;所以紋狀體主要神經細胞上的膽鹼類受體,便可能是檳榔素作用的目標之一。由於我們對紋狀體不管是在神經線路上、生化實驗上及電生理上都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再加上紋狀體本身及其突觸前組織在安非他命使用上的重要性,所以本計劃從紋狀體來探討是最好不過的了。我們計劃在三年內完成以下目標:第一,我們要利用細胞外記錄以及腦切片的方法,來探討短期與長期安非他命及檳榔主成分的刺激,是如何造成紋狀體細胞突觸前及突觸後的變化。第二,我們要利用細胞內記錄和腦切片的方法,來探討紋狀體細胞的電氣活性以及突觸前活性的變化。最後,我們要利用膜塊箝制記錄和單離細胞的方法,來探討紋狀體細胞本身的變化。
Project IDs
Project ID:PB8701-1004
External Project ID:NSC87-2314-B182-042-M2
External Project ID:NSC87-2314-B182-042-M2
Status | Finished |
---|---|
Effective start/end date | 01/08/97 → 31/07/98 |
Fingerprint
Explore the research topics touched on by this project. These labels are generated based on the underlying awards/grants. Together they form a unique finger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