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Details
Abstract
在這研究計劃,我們想從幾個不同角度研究 沙門氏菌裡面所含毒性質體參與宿主菌之致病 性所扮演的角色.這種質體已被證實在致病作 用上扮演了重要角色.透過這質體的研究,我們 想了解沙門氏菌致病的機轉,以希望終究能製 造出有效的疫苗以及其他控制的方法,同時也 希望能了解宿主特異性感染的機轉.這計劃分 為三部份.第一為有關沙門氏鼠傷寒桿菌所含 毒性質體.在這方面,我們已製備了60幾株以 Tn5 插入的突變種質體,其中用20株訂出了初步的基 因圖佈,現已知共有12個有關致病性的基因散佈 在質體上各地方.其中三株的Tn5插入點,亦即基 因的所在地的鹼基順序已訂出來.現正在想把 六株突變種包括這三株基因和致病上的各作用 階段作用配合以訂出各基因的致病角色.這些 步驟有從胃腸至肝脾臟之穿透力,抑止T細胞之 刺激繁殖,附著並活化吞食細胞之吞食能力,抵 抗吞食細胞之殺菌力,以及在吞食細胞內之繁 殖力.進一步我們將訂出這些基因之轉錄以及 轉譯情形.第二部份乃各種沙門氏菌(主要為豬 霍亂血清型,都伯林血清型,腸炎血清型,鳥類血 清型以及鼠傷寒血清型)毒性質體(Virulenceplasmids)的比較學.因為這些質體似乎屬於同一 個不相溶性群(Incompatibility group),故進化上似乎 是從共同祖先質體演化而來. 故我們希望得到 一些資訊,以探知是否它們的致病性基因亦可 在異宿主(不同沙門氏菌體)內表現出來.為此, 我們已製造出30株有Tn5標誌的各種質體,也分別 以transformation放入各異血清型內.現在已開始用 標準老鼠毒性試驗以檢查各有標誌的質體是否 仍具備有表現毒性之能力.第三部份為研究質體上毒性能力表現之機轉,宿主特異致病性,以 及其他目的,我們曾試圖標誌鳥類沙門氏菌,如 Pullorum 和 Gallinarum 的質體.在實驗過程中發現 有趣的結果:(1) 這些質體含有 F plasmid 的OriT鹼 基順序但只有45%類似,卻可由F協助傳遞,(2) 其 他血清型中,鼠傷寒血清型與腸炎血清型之毒 性質體亦含有且比鳥類血清型之質體中之含量 高,卻未能由F協助傳遞,(3)發見與其他血清型質 體本身有高度的類似性.所以我們將此 OriT的鹼 基順序訂出來,以與 F plasmid 的,以及在其他血 清型中之OriT序列 比較.另外將繼續以DNA-DNA hybridization的方法訂出各質體互相間之類似性, 以及查明類似領域中含有何種共同以及不同基 因.
Project IDs
Project ID:PB8501-1052
External Project ID:NSC85-2331-B182-019
External Project ID:NSC85-2331-B182-019
Status | Finished |
---|---|
Effective start/end date | 01/08/95 → 31/07/96 |
Keywords
- Salmonella
- Gene map
- Virulence plasmid
- Exchangeable
- Gene function
- DNA-DNAhybridization
- Base sequence
- DNA transfer
- Survival within macrophage
Fingerprint
Explore the research topics touched on by this project. These labels are generated based on the underlying awards/grants. Together they form a unique finger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