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very and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of Patients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 Tsai, Pei-Shan (PI)

Project: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Commission Research

Project Details

Abstract

冠狀動脈繞道(CABG)手術在美國是心臟手術 中最常見的一種,而國內每年約有2,000至2,500人 接受心臟手術,其中CABG手術占10%.CABG手術為冠 狀動脈栓塞治療中很有效的一種外科療法.年 齡對於冠狀動脈疾病的發生是一個很重要而且 是非修正性的危險因子.台灣人口結構有逐年 老化的趨勢,相信接受CABG手術的病患也會愈來 愈多.有關冠狀動脈疾病的外科治療,在文獻上 已有完整的記載,反觀手術後病人的活動進展 以及心理社會預後方面的資料卻非常有限.過 去研究也指出心臟手術病人希望能夠獲得足夠 資料以預期返家後的恢復情形.目前CABG患者手 術後大約滿一星期即出院,患者出院後最常出 現的症狀包括疲倦、傷口縫線疼痛、胸部不適 、呼吸短絀及食慾不佳等,病人及家屬的心理 壓力高峰期是在出院以後.因此探討CABG術後患 者於復原期的心理社會調適情形將有助護理人 員預知CABG患者出院後的心理社會需求.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病人的心理社會調適受許多因素影 響,在文獻中,大部分這方面的研究是針對心肌 梗塞(MI)患者,然而CABG術後患者和MI患者的復原 情形是大不相同的,因此探討影響CABG患者術後 心理社會調適的相關因素有其必要性.本研究 計畫的目的有三:(1)從病人的觀點描述冠狀動 脈繞道手術後兩個月內的恢復情形;(2)探討接 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病人術後第二個月時的心 理社會調適;(3)探討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病人術 後恢復情形與心理社會的關係;(4)探討冠狀動 脈繞道手術病人術後恢復情形、個人基本屬性 及疾病因素的關係;(5)探討預測冠狀動脈繞道 手術病人術後心理社會調適的因素.本研究假 設:(1)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病人術後心理社 會調適與恢復情形有相關性;(2) 接受冠狀動脈 繞道手術病人的基本屬性及疾病因素與恢復情 形有相關性;(3)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病人的 基本屬性及疾病 因素與其術後心理社會調適 有相關性.本研究將採取立意取樣,樣本數預定 為32至53人,樣本將取自某一醫學中心及一所區 域醫院之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病人.本研究採用 的資料收集工具內容包括基本資料調查表、恢復情況調查表及心理社會調適量表等三部分. 資料收集的方法包括結構式訪談法及問卷調查 法以分別獲得研究對象在恢復情形及心理社會 調適方面的資料.結構式訪談採電話訪談方式, 時間為第一個月每週訪談一次計四次,第二個 月隔週訪談一次計二次,總共訪談六次.病人出 院的第八週,研究者將寄出心理社會調適量表, 由病人自行填答問卷,完成資料收集後將作統 計分析.本研究從病人的觀點探討CABG術後早期的恢復情況,結果將有助於日後護理人員為病 人擬定出院衛教計畫時之參考.護理人員可提 供患者及家屬有關如何因應出院後種種擔憂的 指引,因此在協助患者成功的調適中,扮演重要 的角色.護理人員要扮演好這樣一個協助者的 角色,必須對CABG術後患者在調適過程中可能遭 遇的問題以及調適不良的高危險群有詳細的瞭 解.本研究的結果將有助於確認CABG患者術後心 理社會調適的主要決定因素.

Project IDs

Project ID:PB8401-1020
External Project ID:CMRP438
StatusFinished
Effective start/end date01/02/9431/01/95

Fingerprint

Explore the research topics touched on by this project. These labels are generated based on the underlying awards/grants. Together they form a unique finger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