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Details
Abstract
Wolbachia 是一種共生的立克次氏體,普遍存在於節肢動物的生殖細胞內,近年來,從多種寄主的體細胞中亦發現有此共生物。Wolbachia 在寄主族群中是藉由經卵傳播而與寄主共同存在,而且是一種藉由母系遺傳的立克次氏體。感染Wolbachia 的寄主,可能導致細胞質不親和性、孤雌生殖、以及子代雌性化等生殖現象的改變。根據近年來的研究,超過16﹪的昆蟲種類帶有Wolbachia,其它節肢動物如甲殼綱的等足目、蜘蛛綱的.類、以及屬於圓形動物門線蟲綱的寄生性絲蟲等無脊椎動物,也陸續被發現有感染Wolbachia 的情形。近年來,Wolbachia 相關的研究日漸受到重視,其主要的原因包括: (一) Wolbachia 在寄主體內分佈廣泛,並能影響寄主的生殖和發育,這種機制在種的形成過程中可能扮演重要的角色;(二) Wolbachia 為細胞內共生物,其發育與有絲分裂都在寄主體內完成,兩者之間的交互作用,仍有許多未知但值得深入探討之處;(三) Wolbachia 具有傳遞抗病或抗蟲基因的潛能,此技術之開發可能用於降低病媒昆蟲的族群或抑制其病媒能力。(四) 在寄生性絲蟲中發現Wolbachia,是近年來寄生蟲研究的一大突破,不僅可能開啟絲蟲治療的新契機,對於絲蟲感染的病理機制,也可能提供更深一層的意義。這個研究計劃主要的目標,在於探討共生於蚊蟲體內Wolbachia 之特性以及和蚊蟲間之關係,同時也將深入瞭解Wolbachia 和存在於同一寄主之病原微生物之相互關係。從整體觀之,由於Wolbachia 的體型小,又無商品化的抗體可供應用,因此本計劃首先將確立Wolbachia 的檢測方法,包括顯微結構觀察及分子技術,並應用於探討Wolbachia 在台灣蚊蟲分佈的情形,同時觀察其在蚊蟲體內之組織趨性;本計畫也將選殖並表現Wolbachia 之wsp 基因片段,並生產抗體,作為檢測蚊蟲體內Wolbachia 之工具;最後則將探討Wolbachia 在蚊蟲(白腹叢蚊)體內與蟲媒病毒(日本腦炎病毒)之間的相互關係。
Project IDs
Project ID:PC9308-1010
External Project ID:NSC93-2314-B182-080
External Project ID:NSC93-2314-B182-080
Status | Finished |
---|---|
Effective start/end date | 01/08/04 → 31/07/05 |
Fingerprint
Explore the research topics touched on by this project. These labels are generated based on the underlying awards/grants. Together they form a unique finger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