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Details
Abstract
消費者為何購買健康保險?一般咸認是因為保險會降低財務風險。此立論基礎則係根據預期效用理論及假設一般民眾會有偏好確定性甚於風險的傾向。Nyman(1999)則進一步指出,消費者能從健康保險獲得的效益,並不僅限於財務風險的降低/避免,消費者同時亦因保險可提昇原本無法獲得的醫療照護之可近性,相對獲得另外的效益,Nyman 並稱此為健康保險的可近性動機/價值。同樣地,因為健康保險有此「可近性價值」,被保人更有誘因會出現有保險後道德危害的行為反應,而導致自付費用的提高。文獻上曾指出明例之一則為高度醫療科技的使用。保險的存在使被保人有機會使用昂貴的高度醫療科技,而醫療提供者更可利用其所擁有之資訊優勢,鼓吹誘發被保人使用高度醫療科技,所以健康保險的存在便有可能導致民眾的自付醫療費用提高。有鑑於此,健康保險的提供是會降低民眾自付醫療費用抑或是因可近性的提昇而導致自付費用的提高,則為本研究亟欲回答的實證問題。本研究主要應用「差異中差異」的分析模型,研究全民健保對家戶自付醫療費用的影響,同時更進一步進行全民健保對家戶產生重大醫療保健支出的機率之影響評估,實證探討全民健保的實施對降低家戶財務風險的成效。研究成果一則回應有關保險價值之學術論戰,一則可提供全民健保政策擬定的重要參考。
Project IDs
Project ID:PC9508-2105
External Project ID:NSC95-2416-H182-002
External Project ID:NSC95-2416-H182-002
Status | Finished |
---|---|
Effective start/end date | 01/08/06 → 31/07/07 |
Fingerprint
Explore the research topics touched on by this project. These labels are generated based on the underlying awards/grants. Together they form a unique finger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