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18F] AV-45核醫正子攝影研究老年憂鬱症和澱粉樣蛋白沈澱的相關性—三年期計畫繼續申請第二與第三年計畫

  • Liu, Chia-Yih (PI)
  • Chen, Chia-Hsiang (CoPI)
  • Wu, Kuan Yi (CoPI)
  • Yen, Tzue-Chen (CoPI)

研究計畫: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原科技部)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學術補助

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系統回顧與整合分析 (meta-analysis) 研究已證實老年憂鬱症為阿茲海默失智症的獨立危險因子之一。異常澱粉樣蛋白沈澱(Amyloid senileplaques)已確定與阿茲海默失智症致病機轉有特異性的相關,而[18F]AV-45為新一代標記腦內澱粉樣蛋白的核醫造影劑。因此,本研究希望運用[18F]AV-45此新一代的核醫造影劑來研究老年憂鬱症和澱粉樣蛋白沈澱的相關性,藉此希望能更進一步瞭解憂鬱症與阿茲海默失智症疾病背後的神經病理學機轉。此外,目前已有許多的研究證據一致性的顯示在腦核磁共振中大腦白質影像學增強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和老年憂鬱症有明顯的相關性。特定的大腦區域與神經路徑與老年憂鬱症患者的大腦白質影像學增強有關,這些影響的區域與路徑主要和認知與情緒的功能有關。但目前大腦白質影像學增強在老年憂鬱症與失智症背後的病理機轉仍未知。本計劃擬選取50位大於55歲(含)符合DSM-IV診斷為重度憂鬱症但無失智症與輕度認知障礙的診斷的個案,與25位非憂鬱症的正常對照組個案,施行腦部[18F]AV-45 核醫正子影像檢測;主要分析[18F] AV-45在老年憂鬱症病患以及正常受試者所標記的澱粉樣蛋白沈澱數量、結合特性、影像型態(characteristic patterns of [18F] AV-45 binding values in brain),以進一步檢驗並確認憂鬱症是否為阿茲海默失智症獨立危險因子的假說。腦核磁共振檢查主要目的為提供正子攝影的標準結構參考,也能進一步得到大腦白質影像學增強的定量分析,以作為和澱粉樣蛋白沈澱相關性研究。而此研究中ApoE genotyping 並非作為基因研究的目的,而是作為干擾變項,於結果分析時需加以控制。從2011 年8 月到11 月收案後,初步分析的前驅性報告呈現在此次申請的計畫書內容中。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C10202-0563
原計畫編號:NSC101-2314-B182-054-MY2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01/08/1331/07/14

Keywords

  • 臨床醫學
  • 醫學技術
  • 老年憂鬱症
  • 阿茲海默失智症
  • 異常澱粉樣蛋白
  • [18F] AV-45核醫正子影像研究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