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由呼吸器輸送霧化藥物之沈降分佈評估與最佳輸送方式研究

研究計畫: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原科技部)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學術補助

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霧化吸入藥物可快速地被呼吸道黏膜及肺泡表皮細胞吸收後產生藥效,在呼吸系統中直接產生肺部治療效果,以小劑量藥物可達到系統性治療效果,且因使用較小劑量較少產生全身性副作用,臨床使用漸趨廣泛於呼吸系統疾病及使用呼吸器病人,目前常使用霧氣治療的藥物包括:支氣管擴張劑、類固醇、化痰藥及抗生素。霧化藥物經由呼吸器輸送受許多因素影響,分為三類:呼吸器相關因素、管路相關因素、設備相關因素。但目前相關研究多為實驗室模擬設計,缺乏臨床病人試驗,且使用台灣不常使用的albuterol為測試藥物,實驗室數據通常高估藥物實際沈降量;且臨床試驗文章多為早期所出刊,台灣臨床所使用藥物缺乏研究支持,對於吸入藥物對於環境的污染亦無相關研究。因此本研究提出為期三年計畫,其中第一年為建立實驗室臨床使用霧化藥物分析方法,並且比較藥物經由小量噴霧器與震動式篩孔噴霧器分別置於不同位置下產生效果,與吐氣端過濾器後端藥物量。第二年評估臨床常給予病人之吸入支氣管擴張劑:salbutamol、terbutaline、ipratropium bromide、combivent,經由小量噴霧器與震動式篩孔噴霧器置於不同位置下在臨床上病人可實際得到的藥量。第三年評估抗生素(gentamycin、colistine)、化痰藥(actelcystine)、類固醇(budesonide)經由小量噴霧器與震動式篩孔噴霧器與置於不同位置下之輸送效果。並且分析吐氣端釋放藥物對於環境的影響。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C10408-2486
原計畫編號:MOST104-2314-B182-025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01/08/1531/07/16

Keywords

  • 臨床醫學
  • 藥學
  • 霧氣治療
  • 噴霧器
  • 呼吸器
  • 吸入擴張劑
  • 吸入抗生素
  • 吸入化痰藥
  • 吸入類固醇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