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2,6-Diisopropylphenol 在活化態人類嗜中性白血球上的抗發炎功效與機制

研究計畫: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原科技部)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學術補助

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嗜中性白血球長久以來已被認為和急性發炎反應有著重要關係,但是最近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證實了嗜中性白血球也確實參與在慢性發炎和自體免疫疾病過程中。許多急性和慢性發炎疾病,如:心肌缺血再灌流傷害、敗血症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都和嗜中性白血球浸潤與過度活化有關。透過各種不同刺激劑的作用,嗜中性白血球被活化並釋放多種有毒物質和蛋白分解酵素來造成周邊組織的傷害。其中,被研究最多也被公認為最重要的化學趨化物是一種源自微生物甲醯化胜肽(formylated peptides)原型物的formyl-L-methionyl-L-leucyl-L-phenylalanine (FMLP)。最近許多重要的研究指出,粒線體也有甲醯化胜肽存在,而且當粒線體損壞時會將甲醯化胜肽釋放,這些證據說明甲醯化胜肽不僅是外生性的化學趨化物,而且也是內生性的發炎訊號物質。甲醯化胜肽是透過和嗜中性白血球上的甲醯胜肽接受體 (formyl peptide receptor, FPR) 結合,來產生細胞分子反應與功能表現。人類嗜中性白血球細胞膜上表現的FPR 有FPR1 和FPR2 兩種,其中FPR1 是FMLP 的高親和性(high-affinity)接受體。基於FPR1 在發炎相關疾病的重要性,有越來越多的研究專注在將FPR1 作為發展治療發炎疾病的新藥標的。2,6-Diisopropylphenol(Propofol, 異丙酚)是一種臨床廣泛作為靜脈注射的非鴉片類麻醉藥。眾多在動物和人體的研究證明,異丙酚在發炎反應過程中發揮了保護的作用。雖然有非常多的研究探討異丙酚的作用,但是卻也留下更多重要的疑問。異丙酚能降低因嗜中性白血球引起的氧化壓力和發炎損傷;例如:在臨床開心手術研究中,發現異丙酚可以降低因為體外心肺循環所產生的自由基傷害和發炎反應。相反地,有學者提出不一樣的看法,發現在鼓室成形術治療手術 (tympanoplasty surgery)或白內障病人,異丙酚分別表現出促進或不抑制嗜中性白血球產生氧化自由基的反應。當然,這些研究爭議說明更深入探討,異丙酚作用在嗜中性白血球的細胞功能和作用機轉是必須的。在初步的實驗結果中,我們觀察到異丙酚在臨床濃度下,對於以FMLP 活化人類嗜中性白血球釋放超氧自由基及彈性蛋白酶的作用有顯著降低的能力。因為化學結構的特性,所以異丙酚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而且許多研究也認為其抗發炎能力可能和此作用有關。但是,我們的結果呈現異丙酚在無細胞系統中不具改變超氧自由基產生的作用,因此排除這個推論。有趣的是,若是以其他非FPR1 激活劑刺激嗜中性白血球的時候,異丙酚抑制效果明顯變差。重要地,在接受體實驗中,異丙酚可以阻斷FMLP 的發螢光類似物-N-formyl-Nle-Leu-Phe-Nle-Tyr-Lys-fluorescein,結合到FPR1 的作用。根據於這些初步實驗的發現,我們假設異丙酚透過競爭性阻斷嗜中性白血球細胞膜上的FPR1 而有抗發炎的功效。就目前所知,這個計畫將是第一個提出異丙酚是一個FPR 選擇性抑制劑的研究。所以在本三年期計畫中,將更詳細深入的研究異丙酚在人類嗜中性白血球的作用與機制,並利用生化技術分化的類嗜中性白血球細胞來進一步驗證假說。本計畫執行的結果,不僅能提供異丙酚調節嗜中性白血球發炎反應的角色,也能深入剖析其調控機轉。因為認識到N-formylated peptides 在發炎過程中的重要性,這個計畫的結論也將提出異丙酚在臨床使用上,對於特定FPR1 參與的發炎疾病病人應該有更理想的治療效益。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C10301-0142
原計畫編號:NSC102-2628-B255-003-MY3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01/08/1431/07/15

Keywords

  • 藥學
  • 2
  • 6-Diisopropylphenol
  • 彈性蛋白酶
  • 甲酸基胜肽接受體
  • 嗜中性白血球
  • 超 氧自由基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