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控制評估在腦性麻庳患者選擇性背神經切除術之應用

  • Wong, Alice May-Kuen (PI)

研究計畫: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原科技部)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學術補助

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嚴重的肌肉痙攣不但影響腦性痲痺患者的功能,造成日常生活照料的困難,亦使日後形成肌肉骨骼系統的病併發症之機會提高。如何有效且長期的降低過高的肌肉張力,一直是臨床醫師致力研究的課題。而近年來選擇性背神經根切除術已廣泛的應用來降低腦麻痺患者肌肉痙攣程度 (spasticity) ,目前發現確實有療效,尤其在 diplegic,good mentality 的個案,但即使 Dr. Peacock在十年經驗中,發現改善步行效果最好亦只有 78%左右,為何經過嚴格臨床篩選仍無法確保每位接受手術者都可以達到預期效果,是否可經由其他客觀定量評估方式加以改進。本研究乃想要了解選擇性背側神經根切除術治療痙攣型腦性痲痺的效果與腦部運動控制之相關性。所以本研究在於應用1)正常小孩之腦部運動控制評估是否穩定,2)對接受選擇性背神經切除術之腦性麻痺患者做腦部運動控制評估,3)進一步探討腦性麻痺患者以腦部運動控制評估是否可確立出不同 pattern,以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病童需經嚴格篩選,即須符合下列條件:純粹痙攣型之腦性痲痺兒童,年齡在3至18歲,智商高於70,有足夠的軀幹控制能力,手術之前已具有行走之能力,無嚴重之關節攣縮及肌肉無力,未經骨科矯正治療,且家屬能充份了解手術之目的及配合積極之復健治療。篩選後之病童分成兩組:A組[接受選擇性背神經根切除術]及B組[接受復健訓練治療]。手術前或復健前評估包括臨床評估及步態分析,另外亦選取年齡、性別相配對之正常兒童為C組以做為正常兒童運動控制評估及步態分析的依據。步態分析乃利用連續性足底壓步態分析儀(ComputerDynography)來評估受測者步行之運動學及動力學之情形。A組之病童於手術當中使用多頻道肌電圖儀來監測做選擇性背神經根切除,術後積極復健包括肌力、耐力及功能性訓練。於術後3-6個月再重覆術前之評估。以比較術前、術後及控制組各項臨床檢查、運動控制功能及步態變化之比較。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B8601-1007
原計畫編號:NSC86-2314-B182-067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01/08/9631/07/97

Keywords

  • 復健醫學
  • 臨床醫學
  • 運動控制
  • 評估
  • 選擇性背神經根切除術
  • 痙攣
  • 腦性麻痺
  • 步態分析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