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二)背景:帶血管骨膜合併生醫材料之生骨效應甚少在文獻中探討;而其可能作用機轉也尚未清楚。在我們稍早的動物實驗中,已清楚地闡述了帶血管骨膜的手術技巧及其成骨效應。本實驗仍延用了一致的動物實驗模式,並假設其與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結合生醫材料結合能在體腔內製造出帶血管的骨塊,並用來重建骨骼缺損。除了探討其療效外,並經由體內及體外實驗,以及基因轉譯與蛋白質體學分析來研究其成效及作用機轉。(三)方法:動物實驗(第一年):自兔子脛骨採取帶血管骨膜轉而置入大腿遠端內側的軟組織囊帶中,並進行X光檢查、組織學及基因轉譯分析。移植實驗(第二年):將在軟組織囊帶中生成的帶血管骨塊,移植到脛骨截骨處,並評估其癒合過程及進行力學測試。蛋白質體學分析實驗(第三年):針對此一骨膜-材料複合物的成骨效應,進行與成骨作用及血管新生有關之蛋白質體學分析。(四)評估:動物實驗是經由一般組織形態之評估,採用H-E及von Kossa染色法、核子攝影及一般x光照相來評估其骨折癒合之程度。細胞培養方面則是藉由鈣濃度之變化、鹼性磷酸酶之活性及特殊染色於不同時間點來評估。(五)目標:帶血管骨膜是為可塑形的生骨組織,可作為傳統骨移植及替代方法。如此不但可減少捐骨部位之併發症,並且藉由基因轉譯及蛋白質體分析之了解,可對此一帶血管骨膜經由組織工程術技術加以改造。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C10107-0355
原計畫編號:NSC101-2314-B182A-140-MY3
原計畫編號:NSC101-2314-B182A-140-MY3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01/08/12 → 31/07/13 |
Keywords
- 臨床醫學
- 生物技術(醫)
- 基礎醫學
- 帶血管骨膜
- 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
- 纖維蛋白膠
- 基因轉譯
- 蛋白質體學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