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期癌症病患主要家屬照顧者哀傷結果

研究計畫: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原科技部)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學術補助

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近年來為減縮醫療費用支出,朝向縮短住院日數,強調門診或居家照護的趨勢,導致慢性(包括末期癌症)病人的照顧負擔逐漸落於家屬肩上。許多的文獻記載照顧責任所產生之競爭性需求與壓力,使得家屬照顧者容易有身體疾病與心理困擾、阻礙他們的社會融入,甚且當病人過世後,延長其喪親之痛持續的時間,增加照顧者的罹病率與死亡率。然而直至如今,臺灣癌症病人家屬如何面對喪親之痛及照顧負擔如何影響後續之哀傷結果(bereavement outcome),仍甚少被研究。另外,雖然大部份之家屬於病人過世後,顯示極大之韌性以調適喪親之痛,但學者亦確認有一群喪親家屬會出現遲緩或過長之」複雜性哀傷」,建議急需探討、瞭解末期癌症病人家屬哀傷歷程及影響喪親結果之因素。因此,本研究之目的為:(1)由喪親前之照顧過程至喪親後首二年間,長期縱貫性探索末期癌症病人家屬照顧者哀傷期情緒調適及哀傷強度,以探測哀傷歷程之改變型態;(2)比較經歷」複雜性哀傷」與否之家屬於照顧負擔及其他影響喪親結果因素上之差異,以確認影響喪親家屬經歷」複雜性哀傷」因素;(3)檢驗」複雜性哀傷」對喪親家屬後續情緒調適之影響。本研究為三年期前瞻性縱貫描述性研究,將以方便性取樣招募222 位末期癌症病人家屬照顧者參與此研究,以完整發展且具信效度測試之工具,如Caregiving ReactionAssessment, MOS Social Support Survey, CES-D, Sense of Coherence Scale, Inventory ofComplicated Grief, and Mental Health Inventory 等,測量家屬照顧負擔、可能影響喪親結果因素、情緒調適及哀傷強度。末期癌症病患家屬參與本研究之第一次會談後每兩週將再接受會談一次,以獲得病人照顧工作最頻繁期間之經驗訊息(做為檢驗照顧負擔對喪親結果影響之依據),直至病人過世;病人過世後1, 3, 6, 13, 18,及24 個月測量喪親家屬之情緒調適及哀傷強度。以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model(GEE)檢驗喪親家屬之情緒調適及哀傷強度是否隨死亡時間之增進而改變;以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檢驗影響喪親家屬是否經歷」複雜性哀傷」之因素;以hierarchical multiple regression 檢驗控制可能影響喪親結果因素後,」複雜性哀傷」對後續情緒調適影響。此研究結果可幫助提供臨終照顧的專業人員瞭解末期癌症病患家屬於面對喪親之痛時的困難及可促進或阻礙家屬哀傷調適的因素。藉此認知成為設計有效護理措施,以協助喪親家屬面對喪親之痛挑戰時,使其可掌控喪親後生活情境、尋獲喪親意義、降低喪親之負向影響,以使其生活品質達到最高可臻境界。本研究結果亦可做為制定未來癌症病人臨終照顧政策參考,強化長久被忽略之家屬照顧者的協助(無論是病人生前或死亡發生後),減少因限制、減少住院後對家屬照顧者之長短期負向影響,避免不必要之社會成本支出。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C9609-4324
原計畫編號:NSC96-2314-B182-029-MY2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01/08/0731/07/08

Keywords

  • 護理學
  • 喪親影響
  • 複雜性哀傷
  • 哀傷歷程
  • 家屬照顧者
  • 臨終照顧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