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樂觀與悲觀之雙向度模式發展區間模糊多評準決策分析方法---點運算子之比較研究及其應用

研究計畫: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原科技部)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學術補助

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多評準決策分析係決策科學、管理科學、系統工程、作業研究中重要之研究領域,其所考慮的準則經常彼此矛盾或衝突。由於決策問題本身之模糊性、不精確與不確定性,導致準則權重或方案評估值甚難以明確數字判定,故本研究引入Zadeh、Sambuc於1975年提出的區間模糊集合,發展適用於區間模糊決策方法。目前區間模糊決策之相關研究尚屬蓬勃發展階段,但鮮少有研究針對樂觀或悲觀決策者發展適用之模型。樂樂觀及悲觀特質係廣泛性的預期傾向,樂觀者對未來充滿信心,具備正面意義的人生態度,傾向預期正向的結果;反之,悲觀者傾向預期負向結果。當樂觀、悲觀應用到決策問題,樂觀決策者可能會高估替選方案在各準則之出象值或整體評估值,悲觀決策者則可能會低估。此時若以原始決策矩陣進行替選方案之評選,將會發生不符合主觀評估與判斷等問題。過去關於樂悲觀態度之決策模型,多以Hurwicz或Yager之方法為主流。但這些方法係基於單一向度,將樂悲觀定義在同一維度之兩端點。然而近期以探索及驗證性因素分析所進行行的認知心理學研究,多指出樂觀和悲觀為兩兩因素模式,單一向度度模式並不適用於探討樂觀和悲觀。故本研究從雙向度的觀點,分別處理決策者樂悲觀特質對多評準決策之影響。因樂觀與悲觀代表預期特質中正向和負向之雙向度,故本研究進一步從個別差異的角度出發,區分出高樂觀高悲觀、高樂觀低悲觀、低樂觀高悲觀及低樂觀低悲觀組四個不同組型,分別發展足以反應出不同組型個體差異之決策模型。簡而言之,本研究以區間模糊集合之點運算子為基礎,發展適用於不同組型樂悲觀之多評準決策分析模型。本研究為期三年,每一年度之研究目的分別為:(i)以樂觀與悲觀之雙向度模式為基礎,發展區間模糊多評準決策模型與分析方法;(ii)區間模糊多評準決策模型在不同樂悲觀估計值下之計算實驗分析;(iii)以過程導向觀點,應用區間模糊多評準決策法於各類型消費者決策問題之實證研究。第一年度計畫中,本研究探討樂悲觀傾向在決策過程之作用方式,並建立樂悲觀之多向度模型。接續進行樂悲觀傾向及組型之實證研究,以區分不不同樂觀/悲觀組型者。據此發展在區間模糊集合下,各組型之樂觀與悲觀點運算子,並進行樂觀與悲觀估計值之適用性分析,及發展考量樂觀與悲觀估計值之多評準決策分析模型。第二年度計畫中,延續不同樂悲觀組型之區間模糊決策方法,本研究以樂觀/悲觀之多向度分類類觀點,建立區間模糊計分模型、區間模糊優勢排序模型、及區間模糊折衷模型。為驗證研提方法之可行性與適當之參數設定範圍,本研究設計了包含基數資料與序列資料之模擬數據,進行大規模的計算實驗分析,探討區間模糊計分模型、優勢排序模型、及折衷模型之模擬結果比較分析。此外,本研究亦針對點運算子參數設定值對模擬實驗比較結果進行敏感度分析,以及參數與測試指標間之迴歸分析。第三年度計畫中,本研究將進行消費者決策問題之實證研究,以進行區間模糊點運算子推估樂觀/悲觀影響之可行性測定與效果分析。除方法建立與計算實驗分析外,本研究以過程導向觀點,應用研提方法於各類型消費者決策問題之大規模實證研究,包括廣泛問題求解階段之功能型產品、廣泛問題求解階段之感官型產品、有限問題求解階段之功能型產品、有限問題求解階段之感官型產品等四類決策問題。本研究蒐集消費者實際決策之實證資料,以實證分析檢驗區間模糊決策方法之可行性、有效性、正確性、及實用性。本研究希望藉由發展樂觀悲觀特質下之區間模糊多評準決策分析方法,能更符合人類思維及決策彈性,並在結果導向觀點下獲致更正確之決策結果。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F9907-7884
原計畫編號:NSC99-2410-H182-022-MY3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01/08/1031/07/11

Keywords

  • 管理科學
  • 多評準決策分析
  • 區間模糊集合
  • 樂觀
  • 悲觀
  • 雙向度
  • 點運算子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