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證醫學文獻檢索能力量表之發展與驗證

研究計畫: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原科技部)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學術補助

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實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的目的是使用最佳證據來解決臨床上的不確定以及提供有療效且有效率的健康照護介入,包含五大步驟(亦稱為‘5As’):(1)提出問題;(2)檢索文獻證據;(3)評讀文獻的效度及重要性;(4)將證據應用於臨床;及(5)稽核成效。但在實務上,忙碌的臨床人員沒有足夠能力與時間,針對所有臨床問題一一完整操作5A步驟以取得最佳證據。只有從事實證研究的學者,才有足夠能力與時間完成5A,產出最佳證據供臨床應用。因此現在推廣實證健康照護的目標不再是要求所有臨床人員都具備操作5A的能力,而是協助忙碌的臨床人員能有效率地檢索實證醫學資料庫,快速精確地取得最佳證據,如此也較符合臨床需求。現在有的實證醫學教學評量工具例如柏林問卷及夫勒斯諾量表,設計上並非專門檢驗學員是否能快速有效率地取得最佳證據,與現在新的教學目標(有效率地檢索並快速精確地取得相關最佳證據)不盡符合。此外,此二量表的原始設計是用於住院醫師或醫學生,包含了問答及數學運算題,不太適用於醫師以外的健康照護專業人員。因此我們希望發展出一份適用於所有臨床專業人員的實證醫學文獻檢索能力量表,並進行驗證。我們將設計適合各職類醫事人員使用的臨床情境教案,採結構化表現測驗類型,對於實證醫學文獻檢索能力進行實作評量,發展評量表。評量表共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學員基本背景資料;第二部分含三個面向,採分析式評定法:第一面向以實證問題PICO結構(Patient /Problem、Intervention、Comparator、Outcome)提出適當的關鍵字,第二面向為資料庫檢索策略與技巧,第三面向檢索結果評估。量表的第三部分針對整體表現予以評分,採整體式評定法。我們將組成7位專家小組,使用「修正型德菲法」,針對所設定的評量表草稿,利用問卷調查方式彙整專家專業知識、經驗及意見,經由反覆實施,將專家學者意見差異程度降到最低,達到共識,修正評量表初稿。接著請2位考官觀看標準考生檢索影帶,考生的評分影帶區分五年以內及五年以上各1份,依據考官指引的標準化訓練下,進行評量表的評分,使用 Pearson相關係數判斷一致性。隔2週再進行再測信度,以組內相關係數檢測考官不同時間的評分穩定性。我們將以各職類計8名為樣本進行評量表預測,以分析題目的內容適讀性及試題初步相關統計分析等資料,作為題目刪除修改之參考。並利用 Cronbach’s α係數分析評量表之內部一致性。評量表正式施測時,採立意取樣收案各職類80名考生,用類推性理論藉由變異數分析評估信效度。接續使用決策性研究,強調對變異成份的應用及解釋,乃運用類推性理論研究提供的訊息,調整不同面向內的測量水準,以降低誤差或提高類推性係數。以決策性研究中兩個信度係數,類推性係數及可靠性指標做為應用及解釋。經由概化理論的應用,可決定合適的試題題數等,以建立評量表的建構品質。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F10406-3008
原計畫編號:MOST104-2511-S182-004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01/08/1531/07/16

Keywords

  • 教育學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