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動覺導向觸覺功能評估儀開發---機構設計及概念展示

研究計畫: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原科技部)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學術補助

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神經科學的研究目標之一在於結合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近年來,時空形態(spatial-temporal )體感觸覺刺激在大腦的神經編碼方式研究已有長足進步,雖然如此,目前神經疾患引起之觸覺功能受損的臨床評估工具仍使用著早期的方法,未能同步發展。因此本計畫整合體感知覺上完善的知識背景與研究證據,推廣其臨床應用。 在 1966年,K Johnson等人首先開發了 JVP dome系統以取代傳統的兩點差異閾作業(two-point discrimination)。在該系統中,他們利用具有的 JVP dome表面之柵狀物(grating)紋路來測驗周邊神經損傷病患對刺激柵狀物方向(orientation)的區辨能力,該評估具有高度之信效度,而後廣為應用在各類的臨床研究。然而,JVP dome 在臨床應用上仍有其限制: JVP dome仰賴手動測試,故為人力密集之檢驗;測試時以手按壓控制不易,因此可能涉入較大之人為偏差,而影響其評估結果;JVP dome的商品化產品有其地板效應之偵測限制(floor effect),故不適於評估嚴重神經損傷病人方向區辨能力之損壞程度。 本研究改良本實驗室目前開發中之自動化機械手臂式觸覺刺激儀,由刺激儀給予受試者運動方向觸覺刺激,而受試者在二擇一作業中回答其感知之運動方向,以評估其觸覺能力。此刺激儀包含三個獨立的微型馬達,分別提供刺激滾球方向(orientation)、運動方向(direction)、及垂直按壓深度(vertical indentation)等三個自由度。因此我們配合此刺激儀的功能設計,藉由調整垂直按壓深度來操弄運動方向區辨作業的困難度,進一步提供適用不同神經損傷程度病人的臨床評估。 此一年計畫的短期目標在於發展可配合臨床評估使用之觸覺刺激儀,先於健康受試者與感覺損傷病人做測驗,以驗證刺激儀的評量之信效度;長期目標則致力於推展此刺激儀的商品化與完善的臨床運用,提供臨床觸覺評估更穩定的工具。相較於過去 JVP dome的測試,本計畫研發的刺激儀將具有以下優勢:(1)提供自動化的觸覺評估,減少人力介入;(2)精確調整按壓深度,提供標準化評估;(3)測試評估範圍涵蓋更為周全,將能適用於神經嚴重損傷病人;(4)此系統的使用涉及對觸覺運動方向的感知,因此更進一步的了解感覺系統上的運動知覺處理。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C10207-0426
原計畫編號:NSC102-2314-B182-012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01/08/1331/07/14

Keywords

  • 復健醫學
  • 醫學工程
  • 觸覺
  • 空間
  • 敏銳度
  • 刺激儀
  • 移動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