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訓練對心臟衰竭患者之乙型-腎上腺素受器調節淋巴球自噬/凋亡反應的影響

研究計畫: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原科技部)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學術補助

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心臟衰竭病患常伴隨多重共病症,而呈現極高的死亡率。因免疫功能障礙而繼起之感染問題,是造成心臟衰竭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此類病患常出現血中白血球異常分布現象,其中以T 輔助與B淋巴球在血中相對比例下降最為顯著。因心臟衰竭而引起過當的交感神經活化與氧化壓力上升,除了會促使心肌功能惡化外,亦可能影響人體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在慢性心臟衰竭病程發展中,心室功能惡化可能與心臟 -腎上腺素受器 (-AR) 訊息傳遞異常有關;即G蛋白偶合受器激脢 (GRK) 過度表現,使致-AR與腎上腺素接合能力下降。如能有效降解心肌GRK,則可藉由活化AKt與增加一氧化氮的生成,減緩其缺血再灌流損害的程度。最近研究調查發現,淋巴球GRK2的活性是類似於心肌細胞此激脢的表現;當心臟衰竭病患在這些細胞的GRK2活性上升時,-AR相關反應會隨之減弱,而所呈現疾病嚴重程度亦有加劇的趨勢。因此,淋巴球GRK2活性的檢測或可以提供一個快速且簡便監控心臟衰竭病程進展之方法。適當的運動訓練可改善人體神經內分泌、發炎、氧化還原態與免疫的調節功能。這些訓練的益處或可對抗心臟衰竭惡性代償症狀的發展與減少非心因性共病症如感染發生的危險。然而,執行何種運動處方能產生最佳的免疫適應效益,目前仍有爭議。一些研究證據顯示,有氧間隔式運動訓練 (AIT) 在降低心臟衰竭患者之交感神經活性與血中兒茶酚胺濃度的效益上,優於傳統中度持續性運動訓練 (MCT)。然而,是否 AIT 與/或 MCT 可藉由改變心臟衰竭患者之腎上腺素受器訊息傳遞來影響 GRK 所調節淋巴球死亡訊息的傳遞,如自噬、凋亡、或壞死反應,進而改善其免疫調節功能,目前尚無研究進行。本研究團隊是整合長庚大學物理治療學系/復健科學所、長庚醫院心臟/復健科、與心臟衰竭中心之基礎與臨床研究資源與設備,共同推展執行此三年期系列研究計畫。第一年計畫是藉由比較各功能分級(依紐約心臟協會訂定)的心臟衰竭患者之-AR/GRK調節淋巴球死亡訊息傳遞的差異性,來釐清心臟衰竭疾病嚴重度與其免疫功能障礙的相關性;第二年計畫是評估心臟衰竭患者在接受單次AIT與MCT後,對-AR/GRK調節淋巴球死亡訊息傳遞的急性反應;第三年計畫則進一步評估心臟衰竭患者在接受為期三個月AIT與MCT介入後,對 -AR/GRK調節淋巴球死亡訊息傳遞的長期適應效應,並以僅接受一般照護之患者做為控制組別。本研究的總體目標是期望能設計一套安全而有效的運動訓練策略,除增進心臟衰竭患者之有氧適能外,亦可藉由降低其神經內分泌失調/氧化壓力過高之病理狀態,調節淋巴球-AR/GRK訊息傳遞效益,減緩其細胞衰老或死亡速率,以避免發生免疫功能障礙而導致非心因性共病症發生的危險,進而有效改善心臟衰竭病程的發展。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C10202-0258
原計畫編號:NSC100-2314-B182-004-MY3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01/08/1331/07/14

Keywords

  • 復健醫學
  • 運動
  • 淋巴球
  • 凋亡
  • 自噬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