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反覆衝擊式肌力訓練法之研究---被動反覆衝擊式肌力訓練對血液生化值及免疫反應之影響(II)

  • Wang, Shyi-Wu (PI)
  • Hsu, Mei Chich (CoPI)

研究計畫: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原科技部)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學術補助

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被動反覆衝擊式肌力訓練法(PRP)具有調控速度的功能,可針對不同個體或不同運動項目的動作時性,提供符合實際動作頻率的需求,提昇肌群訓練肌力和爆發力,效果良好,然而PRP 訓練對人體影響的機轉(mechanism),尚須完整的實驗數值來證實。在去年度的計畫中,主要針對不同訓練方式(傳統式重量訓練與PRP 訓練)作比較,而本年度及明年度計畫,將延伸為比較不同PRP 訓練模式(0.5 Hz×60sec 之肌耐力訓練模式、1.5 Hz×20sec 之肌力訓練模式、2.5 Hz×12sec 之爆發力訓練模式)、及不同PRP 訓練之動作形式(上肢、單腳雙、屈機雙腳同時動作與反覆交替動作)作為主軸,以免疫及血液生化的觀點,探討對於體內的血液生化值和免疫功能之影響。本子計劃之主要目標有如下述:1. 探討不同的PRP 訓練模式對人體血液生化值、內分泌之影響。2. 比較不同的PRP 訓練模式對體內抗氧化酵素及過氧化產物之影響。3. 探討不同的PRP 訓練模式對淋巴球及單核球於體外分泌細胞介質(Cytokines)之影響。包括IL-1β、TNFα、IL-2、IFN-γ、IgA。所有數值將以統計分析其差異性及相關性。本子計劃執行結束後,希望能有助於瞭解不同PRP 訓練模式對人體血中生化、內分泌及免疫能力之影響,期望有助於訓練之監控並作為日後訓練之指標,進而提升國內運動選手之訓練效果。本子計劃預計分三年完成,各年預定測試之項目如下:第一年: 於不同的訓練方式,包括PRP、傳統等肌力訓練前後,人血中生化、內分泌、免疫功能及免疫細胞分泌細胞介質變化情形。第二年: 於不同動作頻率之PRP 肌力訓練前後,比較血中生化、內分泌、免疫功能及免疫細胞分泌細胞介質差異。第三年: 探討PRP 訓練之動作形式(雙腳同時動作與反覆交替動作)對血中生化、內分泌、免疫功能及免疫細胞分泌細胞介質影響。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C9308-2284
原計畫編號:NSC93-2413-H182-003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01/08/0431/07/05

Keywords

  • 基礎醫學
  • 被動反覆衝擊式肌力訓練法
  • 免疫
  • 生化
  • 荷爾蒙
  • 氧化壓力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