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蓮對慢性肝損傷小鼠肝臟大麻素受體的調控機轉

  • Chang, Hen-Hong (PI)

研究計畫: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原科技部)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學術補助

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肝纖維化導因於慢性肝臟損傷及氧化壓力,過程包括肝細胞凋亡、發炎反應及細胞外基質的重組。內源性大麻素系統目前已被發現在肝臟疾病扮演重要角色,包括肝纖維化、缺氧-再灌流肝損傷及門脈高壓等。在肝臟主要有兩個大麻素受體,CB1 及CB2,均屬於G 蛋白耦合的受體。在肝纖維化的過程中,CB1會被活化,給予CB1 拮抗劑可以逆轉肝纖維化的進行,CB2 在肝損傷過程中也會被活化,目前發現CB2 的活化主要和星狀細胞的凋亡有很大的關係,因此CB2的活化可以抑制肝纖維化。本實驗室過去的研究發現膽道結紮七天的小鼠肝臟中CB2 表現會增加,而CB2 的拮抗劑—AM630 可以減少肝臟的氧化壓力而減輕膽汁淤積所造成的肝損傷,穿心蓮的水抽物也可以有效逆轉膽道結紮引起的CB2過度表現。在肝臟損傷的早期及晚期,內源性大麻素及大麻素受體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機轉目前尚未清楚,穿心蓮透過大麻素系統對於肝臟的保護機轉需要進一步探討。第一年的研究中,主要的目標是了解肝臟損傷早期大麻素系統的角色,以及了解穿心蓮如何調控肝臟中的大麻素系統以達到減輕肝臟氧化壓力及影響肝臟中細胞凋亡的機轉,主要利用的動物模型包括兩種,一種是膽道結紮一週的小鼠,第二種是TAA 腹腔注射四週的小鼠,肝臟損傷早期及穿心蓮作用下所導致的肝臟及血清蛋白質表現的變化將利用蛋白質體學進行研究。肝臟損傷後期的研究是第二年的研究目標,用到的動物模型包括(1)膽道結紮四週的小鼠及(2)TAA腹腔注射十二週的小鼠,探討在肝臟損傷的晚期其大麻素系統的影響,以及穿心蓮在此階段對於肝臟保護的調控機轉,最主要是要釐清在肝臟損傷的不同階段,大麻素系統對於肝臟調控機轉的差異。大麻素及穿心蓮對於細胞內訊息傳遞路徑的詳細機轉因不易直接在動物模型上觀察,故第三年預備進行體外的細胞實驗,藉由初代肝細胞及星狀細胞的培養詳細探討大麻素及穿心蓮對於個別細胞的作用機轉。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C9902-0244
原計畫編號:NSC97-2320-B182-006-MY3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01/08/1031/07/11

Keywords

  • 藥學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