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本計劃的目的是為了建立「器官導向管電流調控個別病人劑量與影像評估」,根據病人在臨床常規電腦斷層檢查時,所可能使用於劑量降低方法,以建立個別病人器官劑量系統,得到劑量與影像品質相關性,與病人的風險評估,擬再提兩年計劃已完成整體研究。 目前臨床上已常規使用一般管電流調控技術,以期能降低整體輻射劑量而達到整體影像品質一致的目的,但仍無法降低掃描範圍內的輻射敏感器官所接受的劑量,為了保護表面器官,如水晶體、女性乳房與男性生殖器官,器官導向劑量降低方法可以達成保護對輻射高度敏感的器官或組織的目的,具有積極性的劑量降低效果,然而其在臨床上的使用效果卻值得去考慮因操作技術與臨床執行狀況而導致不如預期的使用成效,如表面劑量降低的目的是否達成。 針對器官導向降低電腦斷層檢查的器官劑量探討,我們擬建立標準檢查流程,完整紀錄病人接受常規頭部與胸部檢查細節,根據常規基準掃描使用管電流調控,與器官導向劑量降低的三種方法:器官導向管電流調控、掃描範圍內覆蓋鉍屏蔽方法以及銅箔射束濾片,比較三種掃描方法的表面輻射敏感器官劑量與影像品質,再根據個別病人模擬系統,計算每個病人的器官劑量與有效劑量,計算病人接受 CT檢查輻射風險,同時建立四種檢查方式的劑量轉換因子,以提供臨床作為病人劑量計算的參考。利用病人模擬結果,在使用鉍屏蔽、銅箔射束濾片與器官導向管電流調控的劑量降低結果,可以與常規基準掃描下的器官劑量,比較輻射敏感器官在三種檢查的劑量分佈,與病人的風險評估,並且根據劑量與影像品質結果,修正檢查標準流程,作為臨床醫師與操作人員參考依據。 本計劃是延續 102年度已申請通過的計劃,目前已完成假體影像與劑量評估,當使用器官導向管電流調控時,假體偏離 CT旋轉中軸時,影像品質並無顯著變化,但原先預期的表面器官劑量會降低的結果,反而會升高 18% ~ 50 %的劑量,相關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C10308-1027
原計畫編號:MOST103-2314-B182-009-MY2
原計畫編號:MOST103-2314-B182-009-MY2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01/08/14 → 31/07/15 |
Keywords
- 醫學工程
- 醫學技術
- 臨床醫學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