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影響兒科醫師專業身份認同自我調整的因素與復原力的挑戰

研究計畫: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原科技部)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學術補助

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背景兒科醫師的專業養成非常不容易,因為臨床工作上必須面臨家屬緊張的高壓力、兒童多樣又多變的疾病特性,和病童本身不會表達的不確定性,另外又有相似科別醫師的競爭例如家醫科、耳鼻喉科的洗喉嚨、抽鼻涕,但同時又被要求要具備和成人科同樣的服務,但卻有人力不足的窘境,例如胃鏡、超音波的緊急處理的要求,而兒科急診又具有和成人急診一樣雍塞和言語和肢體的暴力的潛在壓力。那為何兒科醫師還願意留在醫學中心?又是甚麼理由讓一些年輕醫師會選擇到基層去服務?復原力的建構在兒科醫師的專業認同、職業壓力中就顯得特別的重要,但是台灣兒科目前卻仍沒有這方面的相關研究。目的本計畫希望能了解兒科醫師專業認同的原因,透過訪談及分析,找到促進兒科醫師具備復原力的有效方法,確保兒童病人的安全。方法本計畫為三年期計畫,採混合研究設計(mixed methods),第一年文獻搜尋及運用焦點小組訪談法蒐集陳述句,接著進行Q排列並探究其原因,以因素分析法歸納重要類型及其造成因素;第二年發展兒科醫師專業認同評估量表(Pediatrician professional identity scale, PedPIS),並分析其職業不確定性的原因及工作壓力之相關性;第三年將設計介入措施,如復原力訓練、專業認同強化等,評估介入的成效。預期成果1.建構兒科醫師專業認同及評估工具,能夠引導促進兒科醫師在“行為,思考和感覺”以符合社會的期待。2.釐清兒科專業的認同、職業不確定性及壓力的關係,來制定策略,同時促進兒科醫師與病人福祉。3.建構兒科醫師專業認同之經驗,有助於其他醫院解決經營兒科的困難。4.邀請國際學者指導與合作,期使此研究符合國際影響力。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F10907-1687
原計畫編號:MOST109-2511-H182-010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01/08/2031/07/21

Keywords

  • 教育學
  • 兒科醫師
  • 專業認同
  • 壓力
  • 復原力
  • 自我調節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