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促進C 型肝炎病毒複製及肝癌形成之細胞因子---探究可增強Sip-L 支援之C 肝病毒複製之細胞因子(總計畫與子計畫一)(I)

  • Yeh, Chau-Ting (PI)

研究計畫: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原科技部)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學術補助

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C 型肝炎病毒是引起慢性非A 非B 肝炎的主因。病人患有慢性C 型肝炎有較高的肝硬化及肝癌之危險性。為了研究C 型肝炎病毒感染及複製的分子機轉,研究學者發展出一個可選殖的,C 型肝炎病毒次基因組複製系統,稱為複製體 (replicon)。最近,經由把非結構蛋白基因區以一個特殊的猛暴性C 型肝炎病毒基因體之相對基因區加以取代。在細胞培養系統中,得以完整地呈現C 肝病毒之感染及複製循環。這雖然是一個重大的進展,然而目前的細胞培養系統,包括此新系統,仍無法支援使用任何C 型肝炎病毒陽性之病人血清來做為感染源以完成感染及複製。這因此侷限了其臨床上的應用。我們藉由分子篩選的方法找到了一個肝細胞因子稱為Sip-L,它被發現可以支援一個原來不能被C 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細胞株,使之成為可感染者(Yeh et al. J. Virol.2001)。這個Sip-L 表現細胞感染系統可以被至少一半所測試的臨床C 型陽性之血清樣本所感染(先導實驗結果)。Sip-L 是一個Cupin 家族的成員,其相類似基因在演化上距離較的多種生物中皆被發現,表示它有一個相當重要的未知功能。它的一個同源蛋白稱eSip-L 或MTCBP-1,最近被發現是一個細胞膜蛋白MT1-MMP 的結合蛋白,暗示Sip-L 或 eSip-L 可能在C 型肝炎病毒進入細胞的步驟伴演一個重要角色。我們的實驗最近發現表達Sip-L 的細胞可以無限期地遞代傳染C 型肝炎病毒,雖則其複製程度極低(先導實驗結果)。因此 Sip-L 可能是C 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副因子或副接受子。為調查Sip-L 支援C 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分子機轉,並進一步修改此系統以達至較高的C 型肝炎病毒複製程度,我們希望能找到Sip-L 支援C 型肝炎病毒複製之分子機轉中的其他有關細胞因子。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A9506-0072
原計畫編號:NSC95-3112-B182-008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01/05/0630/04/07

Keywords

  • 生物科學
  • C型肝炎病毒
  • 複製
  • 肝癌
  • Sip-L
  • 細胞因子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