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肥大細胞在同種異體肝臟移植排斥與免疫耐受性模式之免疫學與再生醫學角色

  • Nakano, Toshiaki (PI)
  • Chen, Chao-Long (CoPI)
  • Cheng, Yu-Fan (CoPI)
  • Goto, Shigeru (CoPI)

研究計畫: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原科技部)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學術補助

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在大鼠的肝臟移植模型中,有些大鼠的主要組織相容複合體第一型及第二型不同;例如 DA 大鼠及 PVG 大鼠。當此組合進行同位肝臟移植手術會 產生一種長效型(捐肝者專一性)免疫耐受力,因此 PVG 大鼠不需接受任何 免疫抑制藥物治療。但此組合若進行皮膚、心臟或腎臟移植時仍然會有排斥 現象發生。然而,產生這種肝臟移植耐受性的分子及細胞學基礎還不是很清 楚。在我們前導性實驗,在耐受性肝臟移植模式與肝臟移植排斥模式比較, 我們發現有誘導幹細胞因子以及其受器 c-Kit 分子的表現。此兩者不僅對幹 細胞的遷移和發育是不可缺乏的,同時對肥大細胞也是非常重要。在耐受性 肝臟移植模式中肥大細胞胰蛋白脢和高親和性 IgE 受器也有明顯高度表 現;這結果表示在肝臟移植後耐受性產生期,肝臟中肥大細胞有活化現象。 最近有報告指出,肥大細胞可能可以協調輔助型 T 細胞調節週邊耐受性, 同時有研究團隊指出肥大細胞的表現與急性或慢性同種異體肝臟移植排斥 之產生有強烈的關聯性。所以,肥大細胞在同種異體肝臟移植之排斥與耐受 性中精確的角色仍然是未知。另一方面,我們也發現捐肝者的肝細胞會取代 接受者,這結果表示在肝臟移植後耐受性產生期,骨髓幹細胞明顯的遷移並 分化成肝臟幹細胞或肝臟源祖細胞。在這個研究計畫中,第一年我們首先將探討肥大細胞和調節性 T 細胞在 大鼠肝臟移植耐受性模式之角色定位及彼此的相互作用,同時評估骨髓幹細 胞之遷移與分化肝臟幹細胞在大鼠肝臟移植耐受性模式中之影響。第二年, 我們將利用體外實驗,進一步研究肥大細胞在免疫耐受性產生與肝臟再生時 期所扮演的免疫學及再生醫學之角色。最後第三年,我們將利用炎症反應與肝臟移植排斥動物模式評估肥大細胞媒介之免疫調節及參與肝臟再生之治 療潛力。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C10202-0564
原計畫編號:NSC101-2320-B182-037-MY3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01/08/1331/07/14

Keywords

  • 臨床醫學
  • 基礎醫學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