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B 型肝炎病毒在全世界仍是肝細胞癌最重要的危險因子,B 型肝炎帶原者併發肝細胞癌的相對危險性為非B 肝肝炎帶原者的100 倍。一些非病毒有關的危險因子可能與肝細胞癌的發生有關,包括外在因子(暴露於aflatoxin, 酒精, 煙草)及宿主因子(年齡, 性別,肝病嚴重度, 亞非裔人種, 肝癌家族史)。另外,病毒因子(病毒複製, 基因型/突變型)在肝細胞癌的發生更扮演重要的角色。B 型肝炎基因型對慢性B 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影響很大。台灣地區B 型肝炎病毒之基因型以B 型及C 型為主。臨床上,基因型B 型的感染有較低的血清e 抗原盛行率,較低的血清病毒濃度,較高且較快的e 抗原血清轉換,較低的肝硬化及肝細胞癌危險性。另外,基因型C 型的感染有較高的核心啟動子突變。而核心啟動子突變與慢性B 型肝炎病程的演進有密切的關係,核心啟動子突變併發肝細胞癌之危險性可能高達10 倍。最近研究亦顯示病毒量在肝硬化與肝細胞癌的發生扮演重要角色。顯然,很多病毒病子在肝細胞癌的發生上分別扮演重要角色。但過去的研究,很少同時去研究各種可能的病毒因子。因此,這些病毒因子在肝細胞癌發生上之獨立或相互作用的可能性並亦清楚。再者,病毒因子可能在肝細胞癌發生後才有變化,針對早期肝細胞癌研究可以克服此問題。本計劃以100 例早期肝細胞癌(孤立一顆,小於3 公分)為研究對象。控制組包括200例年齡與性別相配合無肝細胞癌之B 型肝炎帶原者。所有病例及控制組均無合併C 型及D 型肝炎病毒感染,以病例在診斷為肝細胞癌時的血清,測量其病毒量基因型,前核心突變,核心啟動子突變。其結果再與控制組比較。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C9609-3951
原計畫編號:NSC96-2628-B182-019
原計畫編號:NSC96-2628-B182-019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01/08/07 → 31/07/08 |
Keywords
- 臨床醫學
- B型肝炎病毒
- 病毒量
- 基因型
- 前核心突變
- 核心啟動子突變
- 肝細胞癌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