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FBP3成為腦癌之期數相關預後因子和標靶治療的可能性及其調控腦癌細胞行為的分子機制

  • Wei, Kuo-Chen Cheng (PI)
  • Chen, Pin-Yuan (CoPI)
  • Jung, Shih Ming (CoPI)
  • Toh, Cheng-Hong (CoPI)

研究計畫: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原科技部)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學術補助

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神經膠質瘤為一種從腦或脊椎的神經膠質細胞所產生的固態瘤。神經膠質瘤佔所以惡性腦瘤的81%,其好發率最高且最為具侵略性的多型性膠質母細胞瘤(GBM)病人診斷後五年存活率僅5%。患者生存率和腫瘤復發率皆與腫瘤等級有密切的相關。然而,很難僅僅根據幾個分子標記或病理組織染色來準確的分類神經膠質瘤。當一些常見的癌症之疾病進程已有明確的定義,神經膠質瘤的形成原因仍然未揭露。尋找新的分期和預後因子以及研發新的治療方法和治療目標是神經膠質瘤治療必要進行的課題。IGFBP3 屬於IGFBP 家族,之前被認為是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s)的結合物,其作用在血液循環中穩定胰島素樣生長因子,並防止胰島素樣生長因子與其受體結合。近來更多的研究發現IGFBP3 不僅可以結合胰島素樣生長因子,還可結合到胞外基質、細胞表面受體和轉錄因子。IGFBP3 在癌症中的作用不是很明確,根據不同的癌症它有可能是腫瘤的抑制物或增進物。在神經膠質瘤中,IGFBP3 的蛋白質和mRNA 表現量升高,其表現量與腫瘤分級和膠質瘤患者的生存期有關。然而,IGFBP3在神經膠質瘤細胞的實際功能及其調節腫瘤進展的分子機制尚不清楚。在第一年,我們將專注在了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膠質瘤患者的組織中IGFBP3 蛋白和RNA 的表現,並找尋其與臨床病理特徵和患者生存率的相關性。接下來,我們將研究在IGFBP3 在血管中的表現及其與血管生成因子表現之關係。我們已經發現IGFBP3 可以抑制腦癌細胞株U-87 MG 之生長,使細胞週期停滯在G1 期,並且抑制Rb 蛋白質之磷酸化,之後我們將在至少4 株不同的神經膠質瘤細胞中,觀察IGFBP3 表達對細胞增殖和細胞週期進行的影響。同時,我們將盡力調查導致細胞週期停滯在G1 期的分子機制,並準備IGFBP3 穩定表現或是去除之細胞株用於小鼠體內異種移植模型。在最後一年裡,我們將使用Affymetrix GeneChip® Human Genome U133Plus 2.0 Array 搜索與IGFBP3 表現相關的基因表現變化,並利用小鼠異種移植模型觀察IGFBP3 對癌症細胞在活體內生長的影響。在這個計畫中,我們將了解IGFBP3 與臨床病理因素及血管生成因子表現量在台灣神經膠質瘤患者中的關係。此外,我們將在體外及活體中研究IGFBP3 對細胞生長的影響,並嘗試利用RNA 微陣列篩選及研究細胞週期進行之相關分子實驗去揭露IGFBP3 之分子作用機制。IGFBP3 可能成為一個良好的台灣神經膠質瘤患者的預後因子和一個很強的腫瘤增強物可用於未來膠質瘤的治療靶點。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C10701-0286
原計畫編號:MOST105-2314-B182-019-MY3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01/08/1831/07/19

Keywords

  • 臨床醫學
  • 神經膠質瘤
  • IGFBP3
  • 細胞週期進行
  • Rb 蛋白質磷酸化
  • 血管新生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