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許多證據顯示心肌肥大是一種前驅病症,而且是冠狀動脈疾病、心衰竭、以及心因性猝死的獨立風險因子。然而,心肌肥大的病理機制目前未釐清,進而限制了新穎性預防與治療策略的發展。從13個充血性心衰竭病人的研究中指出利用免疫吸附(immunoadsorption)降低血液中與內皮細胞產生之胞外小泡(EV)可以改善心衰竭病人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顯示胞外小泡可能參與了心肌病變的病理發展,並且可反映出心肌病變的結果及預後。胞外小體(EXO)是一種奈米等級(nano-range)的胞外小泡,可以被許多種不同型態細胞分泌,進而分布到全身的體液中。再者、胞外小體中的微小RNA (miRNA)已經被證實參與心臟疾病的病理發展過程。然而,胞外小體參與心肌肥大的角色並不清楚,因此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以釐清其作用機制。過去我們實驗室已經建立病利用高脂飲食產生心肌肥大的動物模式來研究胰島素阻抗與糖尿病性心肌病變之病理機制。此外,我們實驗室也已經建立胞外小體的純化以及分析技術。因此,這個三年期研究計畫,第一年預計由高脂心肌肥大小鼠的血漿中分離出胞外小體(EXO)並分析EXO找出病理生物指標。第二年利用血管收縮素誘導H9C2細胞(in vitro)以及高脂飲食動物(in vivo)造成心肌肥大模式來研究胞外小體在其中扮演的病生理角色。第三年會以人工合成帶有siRNA與miRNA的胞外小體(RNArt-EXO)評估其在心肌肥大細胞與動物模式中的治療效果。本研究成果之重要性:預期實驗成果將可提供一個安全且方便的早期診斷方式,再者,人工合成的RNArt-EXO可能是一個具有治療心臟疾病潛力的策略。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C10907-1533
原計畫編號:MOST109-2320-B182-005
原計畫編號:MOST109-2320-B182-005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01/08/20 → 31/07/21 |
Keywords
- 基礎醫學
- 心肌肥大
- 胞外小體
- 生物指標
- 胞外小體藥物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