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私校研發能量專案計畫---找尋與鑑定參與人類細胞癌化之分子---子計畫四:探討口腔癌中具高度侵犯能力之基因並建立調控基因之細胞模式(I)

研究計畫: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原科技部)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學術補助

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口腔癌〈包括口腔癌和咽喉癌〉是世界十大癌症之一,每年約有五十萬人被診斷出罹患此癌。其五年存活率也是許多癌症中偏低者,且在過去二十年中並無改善的趨勢。在台灣,口腔癌的好發率佔所有癌症之第七位,而在男性罹患癌症中佔第五位,且近年來有逐漸升高之趨勢,正因口腔癌好發在中年男性,許多病人在此年齡層都扮演重要的社會角色,因此對家庭及社會無形中造成相當大的影響。治療方面,對早期口腔癌病患而言,其局部癌症控制和病患存活率之治療結果尚可接受,但對晚期之病患常是造成治療失敗之主因。也因為口腔癌高度侵犯之特性,隨著癌症之惡化,病患之存活率也隨之驟降。報告指出: 口腔癌第一、二、三、四期之五年存活率從77%、65%、54%、降至29% 。因此,除非對口腔癌之轉移機轉有進一部的了解,加上治療技術的進步,否則對此惡疾,將難有突破性的控制。對口腔癌侵犯或轉移之分子層面的了解仍十分有限,臨床上,以目前生物物理或生物化學技術,也未能正確地預斷疾病的轉移。因此,確定侵犯轉移相關之基因,並發展一個有效分子輔助診斷和治療的方法乃當務之急。為達此目標,我們擬建立高度轉移之口腔癌子細胞株,並用微陣點及蛋白質體之分析方法與母細胞做比較,以此全面性的找尋與口腔癌侵犯轉移之相關基因,再與病患檢體作與臨床表徵相關之確認研究後,我們並計劃將侵犯基因抑制或調控,並分析細胞生長和侵犯能力,以建立分子治療的細胞模式。本研究計劃之具體目標及年度計程如下。第一年:確立高度侵犯能力之子細胞株並篩選並確立高度侵犯能力之基因。第二~三年: 克隆具高度侵犯能力的基因,並將它們抑制或植入細胞株中後,分析細胞生長和侵犯能力之改變,以建立分子治療的細胞模式。第三年:驗證侵犯基因於口腔癌病變檢體並探討其臨床相關性。這些研究成果對癌症醫學言,都是新的發現。對於未來,擬運用這些基因分子於臨床診斷、預後或治療,也提供了知識理論基礎,並可提供臨床醫師,在治療口腔癌之考量上的一個重要依據。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C9308-2403
原計畫編號:NSC93-2745-B182-005-URD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01/08/0431/07/05

Keywords

  • 基礎醫學
  • 生物技術(醫)
  • 口腔癌
  • 高度侵犯基因
  • 微陣點
  • 蛋白質體
  • 基因植入
  • 臨床相關性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