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研究黃斑部裂孔手術之神經保護染劑

  • Lai, Chi-chung (PI)
  • Chen, Yen Po (CoPI)
  • Chuang, Lan Hsin (CoPI)
  • Wang, Nan-Kai (CoPI)
  • Wu, Wei Chi (CoPI)

研究計畫: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原科技部)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學術補助

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內限膜剝除術可以解除黃斑部拉扯,對於各種黃斑部病變需要外科手術的疾病,如黃斑部裂孔、黃斑部皺褶、高度近視性黃斑部剝裂等手術成功與否相當重要。尤其是黃斑部裂孔,它是一種會使中心視力嚴重傷害的疾病,內限膜剝除是黃斑部裂孔修補手術的標準步驟。但是,內限膜是一層非常薄且透明的膜,如果移除時沒有染色,常造成黃斑部手術傷害,進而影響視力。目前有許多染劑被使用來染內限膜,使內限膜與視網膜產生對比而使內限膜剝除手術容易進行,進而減少手術過程外傷性傷害,現在可以使用的化學染劑如 Indocyaninegreen (ICG) 染色後可提供非常好的對比,但濃度太高會產生視網膜毒性及光傷害。而其他的替代化學染劑也被報告認為有潛在的毒性。尤有甚者,這些化學染劑如果進入視網膜下空間,會長期在存在組織而可能會造成視網膜細胞退化進而傷害視力。而且,黃斑部手術過程本身也會對視網膜組織產生傷害。較理想的染劑應該可以提供高對比,而且對視網膜組織具有滋養及神經保護作用。使用上不但可以使內限膜剝除手術容易進行,更能進一步降低手術傷害,並且能加強視網膜組織功能使病人的視力能完全回復。目前大部分黃斑部裂孔及其他病變手術成功的病人視力也無法回復到原來的視力。所以,如何在手術中減少術中傷害並使視力更進步是黃斑病變外科手術未來重要課題。所以發展有效、安全而解具有神經保護作用的內限膜染劑是相當必要的。在前一個計畫我們研究了天然植物色素、花青素對內限膜染色能力及其對視網膜組織毒性之評估。研究初步結果發現其中有三種花青素 Cyanidin, Peonidin,Luteolinidin 對視網膜組織不具毒性而且染色效果非常好。花青素是在日常植物食物內即存在的自然色素,而且有報告顯示攝取花青素可以保護視網膜,是有益視力的天然色素。在本次研究中,我們將進一步探討這三種花青素對視網膜組織之神經保護效果。本研究將利用細胞培養、動物實驗來研究這三種花青素對視網膜組織的神經保護效果。這三種花青素將分別與三種視網膜細胞共同培養並施以過氧化物傷害以測試其神經保護效果。之後,將這三種花青素分別打入老鼠的玻璃體腔及視網膜下並施以光傷害。並以臨床檢查、螢光造影、免疫染色及光學和電子顯微鏡檢來分析研究這 3種天然染劑,哪一種神經保護效果最好,可以適合作為下一代內限膜神經保護染色劑之臨床使用。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C10207-0317
原計畫編號:NSC102-2314-B182-042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01/08/1331/07/14

Keywords

  • 臨床醫學
  • 內限膜剝除術
  • 黃斑部裂孔
  • 神經保護染劑
  • 花青素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