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癌病患族群中氧化壓力指標之探討

研究計畫: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原科技部)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學術補助

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血癌俗稱「白血病」,占台灣癌症的第八位,小兒血癌更為小兒癌症的第一位,發病的人數更有逐年增加之勢。而造成白血病的成因多重,包括遺傳因素、病毒感染、化學致癌和放射線致癌。很多資料表明:氧化壓力在致癌作用包括白血病的發病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癌症的治療上越來越多的資料顯示化療藥可以通過增強活性氧(ROS)的產生而殺死白血病細胞,而提高抗氧化能力則可能會增加藥物抗性,而這些氧化物對癌症的治療是正面或負面的影響目前則尚不清楚。因此,這項研究計畫的目標包括兩方面,其一是研究白血病病人的氧化還原狀態,其二是去探討體外氧化還原狀態是如何調節抗癌藥對白血病細胞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將藉由分析血癌病患血液檢體中的氧化傷害指標及血液中抗氧化物的含量及抗氧化酵素的活性,藉以評估血癌病患體內所承受的氧化壓力。而這些氧化壓力指標的評估方法在我們實驗室已經完整建立(Exp.Biol. Med. 228, 413-423, 2003; Free Radic. Biol. Med. 36, 580-591, 2004; J. Agri. FoodChem. 54, 1638-1645, 2006; Free Radic. Res. 41, 571-579, 2007)並已應用在地中海型貧血(Br. J Haematol. 128, 119-127, 2005),Huntington’s disease (BBRC 359, 335-340, 2007), 及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上(manuscript in preparation, for details please see preliminary data)。而我們也將利用這些方法評估病患治療前、治療過程中以及治療後體內氧化壓力的變化,我們也將測定白血病病患一旦復發時的氧化還原狀態。除此之外,因外在的環境、飲食及健康食品的補充,均可能影響到體內的氧化還原狀態。故除了詳細的分析病人的病歷資料外(包含用藥的成份),日常生活及飲食的習慣的追蹤記錄也顯得十分重要。因此良好的檢體收集及所有病人的背景資料分析是本研究成功其祕訣之ㄧ。有鑑於此,我們已培育一位有護理師背景,有醫學生物技術碩士之博士班學生全力投入此研究,專門負責檢體的收集及病患資料的整理,有效的追蹤並記錄病人身體的變化,相信這將會大大的提昇我們研究結果分析的意義。而在體外研究方面,我們將利用RNAi 技術knockdown一些抗氧化基因如GPX 或者Superoxide Dismutase ,然後用蛋白質體學和代謝體學技術去探討和對照這些抗氧化酵素-knockdown 的細胞對抗癌藥的反應如何。完成這項研究計畫,將有助於闡明氧化壓力如何影響白血病的發作和治療。而且,這項研究也期許會找到能夠監測白血病治療的新標誌物。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C9709-0940
原計畫編號:NSC97-2320-B182-013-MY3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01/08/0831/07/09

Keywords

  • 醫學技術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