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世界衛生組織及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倡議兒童「參與」社會的權利,重視環境支持以促進兒童自主表達並參與影響自己生活的各項決定。參與的定義為投入生活情境,被視為身心障礙兒童復健和教育的最終目標。研究顯示學齡期身心障礙兒童相較於一般兒童有較多參與限制及較低環境支持,但相關研究多為家長觀點,兒童的聲音鮮少被聽見。臺灣於2014年頒布《兒童權利公約施行細則》將保障兒童參與和表意權國內法化,但在施行上仍需具體可行的策略和工具。我們團隊致力於研究學前至學齡期身心障礙兒童之參與及環境的影響,過去發展之量表以家長回答為主,尚無法評估兒童自選參與目標及需求。 「圖示我的參與」是一個適用5-17歲身心障礙兒童自我表達的工具,運用圖卡和談話墊,讓即使溝通能力受限的兒童也能表達其家庭、學校和社區活動的參與頻率、參與目標及環境障礙與促進因素。該工具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澳洲瑞典學者團隊共同發展,我們團隊有幸加入其發展多國語言版本的跨文化驗證計畫,已初步驗證中文版於臺灣身心障礙兒童的可行性。因應行動裝置科技的進步與普及性,利用應用程式(App)提供有趣且容易操作的介面,將可增進兒童的溝通並主動投入評估過程。 本計畫目的為:開發「圖示我的參與」中文版應用程式並建立信效度,以探究身心障礙和一般發展兒童自選參與目標及環境障礙與促進因素。預計為三年期分兩階段。第一階段(第1年)進行App介面與功能設計。程式原型的實用性測試預計邀請15對家庭背景多樣性之兒童(包括一般發展和身心障礙兒童)及主要照顧者,依其使用經驗進行修改。第二階段(第2至3年)將招募150對5-17歲身心障礙兒童及150對年齡配對之一般發展兒童及其家長進行信效度驗證,以「圖示我的參與」中文版應用程式和其他相關量表進行測驗和訪談,引導兒童表達認為最重要且想改變的活動,並分析可促使或阻礙目標達成的因素及解決策略。 「圖示我的參與」是國際上唯一可同時評估參與和環境因素的兒童自評工具,開發應用程式做為評估媒介不僅符合大眾使用行動裝置的習慣,亦為兒童復健及健康照護領域新興的研發趨勢。臨床上,專業人員可應用於引導兒童設定介入目標及自我分析解決策略,將引領嶄新的服務模式,專業人員和兒童及家庭皆可獲得增能,以提供切合兒童自覺生活需求之服務。本研究結果將指引我們團隊未來研究參與本位介入以促進兒童社會參與和自我決策之成效。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C10708-1272
原計畫編號:MOST107-2314-B182-048
原計畫編號:MOST107-2314-B182-048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01/08/18 → 31/07/19 |
Keywords
- 復健醫學
- 學齡期
- 身心障礙兒童
- 參與
- 環境
- 「圖示我的參與」
- 自我表達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