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功能缺損之老年病患髖部骨折術後恢復及家庭照護過程---茁根理論研究

  • Shyu, Yea-Ing Lotus (PI)
  • Chen, Ching Yen (CoPI)
  • Huang, Yueh Fang (CoPI)
  • Huang, Huei Ling (CoPI)
  • Wang, Hsiao Ping (CoPI)
  • Wu, Chi Chuan (CoPI)

研究計畫: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原科技部)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學術補助

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髖部骨折開刀後的老人約有 31-88%會發生認知功能缺損,而認知功能缺損被發現會影響身體功能的恢復及增加死亡率,但是目前卻缺乏這類病患及家屬術後過程及經歷的研究。透過這類病患及家屬的狀況資訊可增加照顧專業的了解,並提供發展適當有效的介入措施之基準。因此,本研究目的為了解認知功能缺損之老年病患髖部骨折術後恢復及家庭照護過程,及其與認知功能正常者之異同,以發展認知功能缺損之老年病患髖部骨折術後恢復及家庭照護過程的概念架構。 本研究將採用茁根理論來建構概念架構以解釋此現象的變異。計畫進行前將透過長庚醫院人體試驗倫理委員會審查。老年髖部骨折病患及其家庭照顧者來源為北台灣某醫學中心的創傷病房或急診室,其中有認知功能缺損以及無缺損的老年病患髖部骨折之家庭照顧者將受邀進行深入訪談,以面對面訪談、開放式訪談指引、參與式觀察收集資料。家庭照顧者將接受 6 次訪談(開刀前、出院前、出院後第 1、3、6、12 個月),同時病患將接受認知及生理功能評估。一開始將收集 30 對(15 對有認知功能缺損及 15對無認知功能缺損)的家庭照顧者及病患,實際的取樣策略與訪談次數將取決於理論的浮現與否及概念的飽和度。有認知功能缺損或無缺損家庭照顧者的對照經驗將提高研究者概念的理論敏感度並辨認出照顧有認知功能缺損髖部骨折病患家庭照顧過程的獨特性。當概念飽和時即可停止樣本的收集。資料分析將採用持續性內容比較法,特別採用 Glaser 的分析方法使概念之建構更有彈性。而研究過程將運用檢核軌跡、研究同儕辯證、三角交叉法、長期性參與、理論取樣、增加資料的豐富性以及個案檢視等,來提升研究之可靠性。本研究發展出來的概念架構將可對台灣認知功能缺損老年病患髖部骨折術後恢復之家庭照護過程提供文化適切之解釋,並增加老年護理的知識基礎,而且本研究發現將可提供臨床決策的依據,並對有認知功能缺損的老年髖部骨折病患及其家庭照顧者提供更佳的照護品質。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C10501-1644
原計畫編號:MOST103-2314-B182-015-MY3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01/08/1631/07/17

Keywords

  • 護理學
  • 公共衛生學
  • 髖骨骨折
  • 老人
  • 認知功能缺損
  • 家庭照顧者
  • 茁根理論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