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子影像藥物18F-AV133雙功能影像資訊之定量分析及於帕金森病與帕金森症之影像特徵分佈研究

研究計畫: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原科技部)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學術補助

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是老年人口中第二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全球目前有四到六百萬人被診斷為帕金森氏症。帕金森病病程遠漫長,可達30 年以上。及早正確的診斷帕金森病,可減少病患和照護者的社會與經濟負擔。目前診斷帕金森病以臨床症狀為主,較難及早確診。帕金森病是由於中腦黑質細胞的多巴胺細胞凋亡,導致動作障礙症狀,與其他帕金森症(Parkinsonism)的臨床表徵不易區分。 18F-AV-133 PET影像藥物,可以用來偵測紋狀體的VMAT2濃度,已經證明可以清楚的區分帕金森病患者與健康者。另外,研究發現早期18F-AV133影像具有腦血流擴散功能的特性,可以提供不同診斷資訊。 我們的研究目標是,針對長庚醫院既有的18F-AV133影像,建構一套完整且有效的電腦輔助定量系統,並研究單次造影、雙重功能於疾病診斷的可行性與效果,在三年內應證同一次影像造影,但是可以擷取兩種功能影像資訊方法的定量平台,即早期影像具有腦血流擴散功能的特性,有較清楚的解剖資訊,比較不受病程影響且容易定位,且提供類似FDG的資訊。我們將先利用之前的影像資料,尋找AV133影像定量的參考區域,與最佳早期影像收集時間,然後比對早期AV133影像與FDG影像的關係,研究早期AV133影像提供相同類FDG功能的可能性,並且利用早期影像所形成標準模版影像,建構一套半自動或自動的電腦輔助VMAT2定量系統,找出不同病程PD的VMAT2分佈特性,並且利用早期腦血流資訊與VMAT2影像的雙重功能,建立一套電腦輔助診斷系統,評估作為區分診斷PD與PM,及協助早期診斷工具的可行性,提供有效工具以提昇病人的生活品質與療效,並可作為研發治療帕金森病症相關生技藥物的研究平台。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C10308-1802
原計畫編號:MOST103-2314-B182-010-MY3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01/08/1431/07/15

Keywords

  • 臨床醫學
  • 醫學技術
  • 藥學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