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體肝臟移植捐贈者的工作狀況、經濟後果與生活品質的關係探討

研究計畫: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原科技部)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學術補助

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活體肝臟捐贈手術對健康捐贈者有其風險,手術後生理、心理與社會各層面的恢復是重要的議題,在手術與照護經驗累積與進步下,生理層面的健康影響可以穩定恢復,而社會層面例如手術後工作狀況的恢復逐漸受到重視。手術後如果沒有工作有可能會帶來不佳的經濟後果和生活品質,然而,現有研究文獻因為對工作的定義不一,以及研究設計多為回溯橫斷性調查,因此對手術後的工作狀況與影響因素並沒有定論,也難以分析工作恢復軌跡或改變的型態。本研究目的是探討活體肝臟捐贈者的工作狀況與工作改變型態、與工作狀況有關的因素、以及工作狀況與經濟後果與生活品質的關係。本研究合併回溯橫斷性及前瞻縱貫性研究設計,收案地點為北部某醫學中心,以方便取樣法選取符合條件的樣本,在回溯性調查為年滿20歲以上、已經接受肝臟捐贈手術穩定出院12個月(含)以上、曾在研究單位(醫院)追蹤、並同意參與本研究,預計收案樣本數215位。前瞻性調查為年滿20歲以上、預定接受活體肝臟捐贈手術、並同意參與本研究,於捐贈手術前、手術後3、6、9及12個月各收集一次資料,共計5次,預估樣本數為142位。以量表、問卷及病歷查核方式收集資料,研究工具包括:基本屬性問卷、捐贈手術後症狀困擾量表、手術後合併症、一般性自我效能量表、情緒自評量表-憂鬱次量表、環境因素問卷、工作狀況問卷、經濟後果問卷、及生活品質量表等。在回溯性調查資料分析方面,以Logistic regression 分析影響工作狀況的因素、潛在類別分析方法(latent class analysis, LCA)分析不同工作改變型態的情形、複迴歸分析影響經濟後果與生活品質的因素。在前瞻調查資料分析方面,以潛在類別分析方法(latent class analysis, LCA)分析不同工作狀況的變化情形、不同時段的生活品質及經濟後果的變化情形與影響因素,採用潛在成長模式(latent growth curve modeling)或廣義估計方程模式(generalized estimate equation model, GEE)進行分析。期望研究結果能夠充實目前對於活體肝臟捐贈者手術後工作等層面的了解,作為臨床上有關活體捐贈者合適性評估與相關介入措施擬定的理論基礎。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C10907-1141
原計畫編號:MOST109-2314-B182-052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01/08/2031/07/21

Keywords

  • 護理學
  • 活體肝臟捐贈者
  • 工作狀況
  • 經濟後果
  • 生活品質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