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近十年來,不同規模之侵襲性及非侵襲性 (如猩紅熱) A群鏈球菌感染的爆發,在世界不同地區陸續地被報導。次世代定序的研究發現,帶有於covR/covS基因發生自發性突變之菌株,具有較強的細菌毒性且與嚴重的臨床症狀有高度的關聯性。CovR/CovS為一組二元調控系統,位於細胞膜上的CovS能感知特定環境訊號並磷酸化細胞內之CovR蛋白質。磷酸化之CovR主要的功能為抑制標的基因之轉錄,因此,當covS基因發生突變時,CovR蛋白質即無法有效地被磷酸化,使原先受抑制之細菌毒力因子表現量上升,並造成細菌毒力增強。群體感應相關調控因子rgg基因之突變亦被認為與侵襲性感染有關;與野生株相較,rgg之轉錄在covS突變株中是下降的,符合於臨床菌株中觀察到rgg突變與侵襲性感染相關之結果;然而,雖然covR突變株之毒性較野生株強,其rgg的轉錄卻是上升的。Rgg之調控活性已知會被內胜肽酶 (endopeptidase) PepO所抑制,且已知CovR/CovS系統能抑制pepO之轉錄,因此,雖然在covR突變株中rgg的轉錄是上升的,由於pepO的大量表現,Rgg之調控活性預期應顯著的下降,且與細菌毒力改變有關。根據以上的觀察及推測,本研究計劃預計分析抑制Rgg之轉錄及調控活性對於侵襲性covR/covS突變株毒性及致病機制之影響,並評估Rgg的活性是否可能成為篩選侵襲性A群鏈球菌菌株之標的。侵襲性A群鏈球菌感染疾病進程快速且致死率高,本研究計劃成果除了可釐清Rgg在侵襲性感染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並提供可能的策略以預防A群鏈球菌之侵襲性感染。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C10907-0885
原計畫編號:MOST109-2320-B182-036
原計畫編號:MOST109-2320-B182-036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01/08/20 → 31/07/21 |
Keywords
- 公共衛生學
- 鏈球菌
- 二元調控系統
- 細菌致病機轉
- 細菌基因調控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