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本專書寫作計畫將鑽研莎士比亞歷史劇中所內含之放蕩不羈的情境,將其與當時劇場的周遭環境相互對比,以探討兩者之間的關連,並分析以模稜兩可的戲劇姿態搬弄英國歷史及主流論述所潛在的危險性。本計畫最終目標係撰寫一本學術專書詳加解說莎翁歷史劇除了傳統文學評論家所重視的歷史材料之外,其實是充滿了各式各樣顛倒是非,耐人尋味的另類戲碼,為嚴肅的歷史開展出引人入勝的戲劇性。歷史劇中最能代表放浪形駭的地點當屬於依斯砌普─這個英國王儲與福斯塔飲酒作樂,嬉笑玩鬧的地方。作者將分析依斯砌普在文藝復興的倫敦所扮演的角色,以求解開為何莎翁未將這個有酒有肉,還能演出劇中劇的地點搬到倫敦轄區之外靠近當時劇場的地點。專書中除了探討依斯砌普的意涵,亦將分析十部歷史劇中放蕩不羈的角色,例如說話顛三倒四的丑角、搬神弄鬼的騙子、判亂的平民、以及不順從男性意旨及命令的女性角色。本專書寫作計畫的構想源自作者數年前所執行的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小丑與戲劇:莎翁歷史劇中之喜劇空間(2004-2005)。雖然我已就此研究主題在學術期刊發表過題為〈莎翁歷史劇中之喜劇空間〉的論文,此計畫的許多研究心得,因受期刊論文的文章長度所限,並未完全發揮,因而積極計畫以學術專書寫作的形態,再進一步拓寬先前研究的主題,以納入除了丑角之外的其他放蕩不羈的角色。在構思專書之際,亦想到要將作者尚未出版的博士論文(2000 年6 月)中有關於女性角色的分析也納入,因為有些女性角色在劇中的表現恰好象徵放蕩不羈的情境。促使本人將先前所作的研究主題拓寬發展成學術專書的原因是本年八月六日倫敦博物館發佈發現第一座莎士比亞劇場遺跡的消息。依據考古學家的說法,這座劇場應該就是莎士比亞到倫敦之後第一個工作的劇場。倫敦博物館館長羅曼(Jack Lohman)表示這個發現給了我們對於莎士比亞的城市撩人的一瞥。依據泰晤士報特派員哈米頓(FionaHamilton)的見解,這座位於肖爾地治的劇場是在當時的倫敦轄區之外,所以儘管道德標準嚴苛的行政官員及領導對於劇場的放肆不滿,莎士比亞及其他的劇作家仍可自由地發揮。這樣的見解與新歷史主義學者牧藍尼(Steven Mullaney)以及格林布剌(StephenGreenblatt)的看法似乎是不謀而合,唯其並未提及劇場活動所可能牽涉到的危險性。在擬定撰寫的專書裡,本人將對於這個位處邊陲的劇場之特性加以分析,並探討在當時君主專制、打壓異己、言論受限的歷史背景之下,莎翁在供庶民觀賞的劇場中大肆搬弄與當時君王息息相關的英國歷史所可能涉及的危險,以及其如何藉由突顯戲劇性的手法,強化其嘻笑放肆的特性,成功地游離在歷史及虛構的戲劇性之間。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E9807-1096
原計畫編號:NSC98-2410-H182-015
原計畫編號:NSC98-2410-H182-015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01/08/09 → 31/07/10 |
Keywords
- 語文
- 莎士比亞
- 倫敦外圍
- 肖爾地治
- 依斯砌普
- 歷史劇
- 放蕩風氣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