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遊戲社群許諾感的成因:溝通與心理理論的觀點

研究計畫: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原科技部)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學術補助

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研究問題與學術重要性:資訊科技的進步,讓虛擬社群在世界上有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力,包括電子商務上社群對使用者購買行為的影響力,讓虛擬社群成為近年資訊系統與電子商務研究中,經常被探討的議題之一。虛擬社群的影響力需要透過使用者對其有高度的許諾感來營造,因此,需要有研究探討虛擬社群許諾感的成因。然而,過去關於虛擬社群的研究較少探討遊戲元素如何提升使用者對虛擬社群的許諾感,是一個知識的缺口。為了填補此缺口,此計畫創新地使用目標追求、關係和諧、以及暫離真實世界的角度來探討虛擬社群許諾感的前因,並使用多個經典的溝通與心理學理論來點出諸多新穎且重要的變數與建構理論模式。學術上,此研究計劃將能夠創新地解釋使用者對虛擬遊戲社群許諾感之形成,並對這些理論進行情境化(contextualize)的延伸,使理論更為完備。實務重要性:實務上,探討這個議題的研究可以釐清遊戲元素對虛擬社群許諾感的影響力,提供各虛擬社群管理者強化使用者許諾感的方式,以建構更緊密連結的虛擬社群、提升社群的影響力、以及帶來電子商務上的利益。研究目的:此研究計畫的目的為探討虛擬遊戲社群中,使用者對虛擬遊戲社群許諾感的前因,以及這些前因對許諾感的影響機制。基於遊戲三動機論,分別由三個角度來探討前因,第一個研究採用目標設定理論以及目標斜率理論的觀點來探討,檢驗目標挑戰性、目標可達性、績效趨向目標如何影響知識尋求、知識基模化、知覺學習、往目標之進展,進而形塑遊戲社群許諾感。第二個研究採用媒體同步化理論以及關係和諧理論的觀點來探討,檢驗媒體同步化理論的各元素(傳輸速度、平行頻寬、符號多樣性、可演練性、再處理性)對互動性各元素(雙向溝通、主動控制、知覺同步性)的影響,以及如何進而影響關係和諧理論各元素(知覺權力、交換頻率、關係和諧)與遊戲社群許諾感。第三個研究採用暫離理論與神迷理論的觀點來探討,檢驗遊戲各特性(遊戲熟悉性、遊戲複雜性、遊戲奇幻性)如何透過暫離的感受,影響化身認同、遠距臨場感、神迷、以及遊戲社群許諾感。研究設計:此計畫的各個研究將採用同年度內的雙波段研究設計,以調查法收集資料,並採用結構方程模式來檢驗三個理論模式。問卷已設計完成,且已經通過倫理委員會(IRB)審查,信效度檢驗將參考過去相關文獻執行之。預期結果與擬完成工作:預期可以獲得實證研究上的證據,並將這些創新的研究成果,投稿與刊登在高品質國際學術期刊上。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B10907-2429
原計畫編號:MOST109-2410-H182-011-MY2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01/08/2031/07/21

Keywords

  • 資訊科學--軟體
  • 線上遊戲
  • 虛擬社群
  • 許諾感
  • 問卷調查
  • 結構方程模式
  • 電子商務
  • 資訊系統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