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子宮頸癌仍然是在婦女中是僅次於乳癌而佔第二位盛行的疾病,估計每年世界全年有50 萬病例. 據衛生署統計, 臺灣每年有4592 病例報導. 子宮頸癌在台灣女性癌症的發生率一直是佔第一位及癌致死率的第四位。在衛生署 1996 年的癌登年報之年發生率是十萬分之四十。如何早期診斷、正確分期以提高治癒率,十分重要。而乳突狀病毒的感染是造成癌症的主要成因.其中E6 及E7 影響細胞週期是伴演重要角色.在初步成功治療後,最重要的問題是要能早期發現再覆發的病例.因為再覆發通常是全身性而沒有好的治療方法.現行的血清腫瘤標識並不能當做預後因子.如果有一項標識來預測腫瘤的轉移或再覆發,將對子宮頸癌治療上很有幫助.所以子宮頸癌的診斷上或預後上的標識找尋將是很重要.這對臨床上及基礎醫學研究都是一項重要課題.癌細胞對化學或放射性療法的敏感度,癌症病人治癒的機會在於腫瘤的侵略性、病人本身因子及治療方法的交互作用。預後因子對臨床醫學的重要性即是判斷腫瘤及病人特徵以決定癌症的發展過程,如何預估及偵測疾病已超乎傳統標準治療範圍之外的可能性。若有腫瘤在治療範圍之外的擴散而不加以處理即可能再發,因此必需找出高危險群病人,才能對個別病人改變治療方式。而再發時除了及早發現外,也對再發部位作更詳細的分析,引導出新的、更正確的救援治療(salvagetherapy)策略。近年來,多元化的治療(外科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策略在子宮頸癌有長足的發展,必須要能增進中央/局部腫瘤的控制及減少全身性的遠處轉移,才可能會改善治療結果,延長存活時間,提高治癒率,對腫瘤及病人本身的特性(基因型及基因表現)的分析、預測治療的反應及預後的情形就很重要。本整合性基礎及臨床醫學研究計劃的目的,就是要探討子宮頸癌在前瞻性的臨床試驗架構下進行多元化治療中,找出可以預測對治療的反應及有關的因子,可以在治療前給病人訂立更詳細個別化的分期,也在高危險群及早發現再發部位,提高治癒率。据報導是和類固醇激素受體有關, 但仍是受到爭議. 轉移性的癌細胞是造成人類死亡的重要原因, 其中一個轉移抑制基因Nm23-H1 在高度轉移的癌細胞內, 表現量降低.我們先前的証据顯示,女性激素可以經由充的受體調控下游基因的表現.這些証据顯示, 女性激素可以透過Nm-23H1 抑制腫瘤轉移.蛋白質體技術,是一個同時可分析腫瘤及正常組織的上千種蛋白的有力工具.藉由這些技術,在大規模比較子宮頸腫瘤及週圍正常組織表現蛋白的異同,或許可得到腫瘤標識.可以用來預測及評估化學治療之成功率.在這一個研究我們將用二度空間膠片電泳, 差異性表現的蛋白可以藉由電腦影像分析而找出,經酵素切割後,由MALDI-TOF 質譜儀分析而得知它的身份.這蛋白的基因將被選殖, 鑑定並分析, 最後決定它在致癌過程中的角色.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C9308-2401
原計畫編號:NSC93-2745-B182-003-URD
原計畫編號:NSC93-2745-B182-003-URD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01/08/04 → 31/07/05 |
Keywords
- 基礎醫學
- 子宮頸癌
- 蛋白質體
- 腫瘤標識
- 轉移基因
- 預後因子
- 化學治療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