鎝-99m標幟抗菌性胜太研製及細菌性感染造影應用研究(I)

  • Wey, Shiaw-Pyng (PI)
  • Jan, Tong Rong (CoPI)

研究計畫: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原科技部)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學術補助

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如何鑑別體內細菌感染與非細菌感染引發的發炎病灶為醫學界經常面臨的課題。針對感染及發炎的診斷,已有許多放射性標幟藥物研發,但大多數都與人體細胞有某種程度的作用,因此無法有效辨別細菌感染與非細菌感染引發的發炎。理想的感染檢查核醫藥物必須符合的條件包括:(1) 高特異性聚集在感染病灶;(2) 可以快速檢測出感染;(3)快速的背景清除速率;(4) 非感染組織的低度攝取;(5) 低毒性與零免疫反應;(6) 能鑑別細菌性感染與非細菌性感染的發炎。一些由人體細胞產生的抗菌胜肽/蛋白曾被評估作為感染檢查核醫藥物的可能性,其中一種由巨噬細胞產生的抗菌胜肽ubiquicidin (UBI)29-41 片段能被核子醫學最廣為使用的鎝-99m 標幟。動物實驗結果顯示鎝-99m 標幟UBI29-41 能結合在細菌體上,但不會聚集在非細菌感染的發炎病灶。本研究計畫的第一目標為合成UBI 29-41 胜肽,研發鎝-99m 標幟UBI 29-41 技術,探討發展成為鎝-99m 標幟即用造影劑之可行性。目前鎵-67-檸檬酸鎵造影仍為國內核醫檢查感染/炎症的主要方法,鎝-99m 標幟UBI29-41 必須以適當的實驗動物模式驗證鑑別細菌感染與非細菌感染引發的炎症,並與鎵-67-檸檬酸鎵造影結果比較。因此,本研究的第二目標為分別建立細菌感染與非細菌感染引發炎症之動物模式,並建立鎵-67-檸檬酸鎵與鎝-99m-UBI 29-41 microSPECT 分子影像技術。本計畫的Specific Aims (SA)如下:第一年:(1) 研發 UBI 29-41 胜肽合成技術,建立BI 29-41 胜肽化學分析方法。(2) 研發鎝-99m 標幟UBI 29-41 技術,建立鎝-99m 標幟UBI 29-41 放射化學分析方法。(3) 研發鎝-99m 標幟UBI 29-41 即用標幟配方及設計製程。(4) 建立鎝-99m 標幟UBI 29-41 在正常動物之biokinetics 資訊。第二年:(1) 建立細菌感染實驗動物模式。(2) 建立非細菌感染發炎實驗動物模式。(3) 建立鎝-99m 標幟UBI 29-41 在細菌感染/非感染發炎實驗動物模式之biokinetics 資訊。(4) 建立鎝-99m 標幟UBI 29-41/鎵-67-檸檬酸鎵 microSPECT 影像分析數據,並互相比對。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C9501-0031
原計畫編號:NSC95-NU-7182-001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01/01/0631/12/06

Keywords

  • 醫學技術
  • 臨床醫學
  • 細菌感染造影
  • 非細菌感染發炎造影
  • 鎝-99m-UBI 29-41
  • 胜肽類核醫藥物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