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2015年提出精準醫療倡議(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 PMI),宣示美國政府將投入2.15億美元致力發展精準醫療。中國亦於2016年宣布投入超過90億美元資金,推行精準醫療倡議。香港民間慈善機構李嘉誠基金會亦多次捐資世界知名大學,建立龐大的生物醫學數據庫及運用大數據方法,加快開發新藥期能為病患提供更佳的個人化療程,以改善人類健康和減低醫療成本。發展個人化及精準醫療是世界趨勢,精準醫療強調針對個人的生物基因及臨床特性而發展出客製化治療,癌症標靶治療即為一明例。除在醫學研究及治療療效方面的創新及提升,精準醫療亦會顛覆傳統健康保險模式、給付支付方式及管制措施,而產生新的衝擊。由於乳癌及大腸直腸癌在台灣民眾的高發生率,且目前相關的標靶治療部分已納入健保給付,本研究擬針對乳癌及大腸直腸癌病患進行標靶治療相關的經濟分析,主要著重於基因檢測與標靶藥物使用的所得相關不均度測量,探討在全民健保制度下,社會經濟因子對乳癌及大腸直腸癌病患標靶藥物使用及存活率的可能影響。本三年研究計畫,擬同時運用5項實證資料(癌登,健保資料庫,死因檔,長庚醫學研究資料庫及財政部財政統計資料)達成以下四項研究目的:1測量癌症患者接受癌症標靶治療及基因檢測的所得不均度分布及存活分析2探討醫療提供者特性(醫療機構所有權、醫療機構評鑑等級及治療科別)對乳癌及大腸直腸癌接受標靶治療及基因檢測的影響及存活分析3評估健保基因檢測給付政策對乳癌及大腸直腸癌患者接受標靶治療及基因檢測結果年度趨勢的可能影響4分析乳癌及大腸直腸癌患者自費項目的使用情形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F10901-0385
原計畫編號:MOST107-2410-H182-014-MY3
原計畫編號:MOST107-2410-H182-014-MY3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01/08/20 → 31/07/21 |
Keywords
- 管理科學
- 個人化精準醫療
- 標靶治療
- 基因檢測
- 乳癌
- 大腸直腸癌
- 所得相關不均度
- 集中指標
- 存活率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