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額支付制度對中醫醫療市場競爭之影響

研究計畫: 衛生福利部(原衛生署) 衛生福利部委託研究

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總額支付制度主要的經濟誘因在於限制費用的總額,從而導致醫療行為的變化:就正面效果而言,總額預算可能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提高醫療品質。但是,總額支付制度亦可能引起負面效果,例如誘發需求,拒絕無利可圖的病人,使得健保以高額支出買到低品質的醫療。就長遠影響而言,總額支付制度可能改變醫療生態,使醫療行為、醫療品質、就醫可近性受到影響。中醫健保自民國89年即實施總額支付,在臺灣的單一保險人與私立為主的醫療提供系統之下,總額預算對會中醫健保產生何種影響?本研究擬根據醫療市場競爭理論,以中醫門診為例,討論不同市場架構下,總額支付制度對中醫門診市場競爭程度與服務量的短期、長期影響。並以國家衛生研究院「全民健康保險學術資料庫」的門診(CT)、醫事人力檔(PER),以ANOVA與迴歸方法,分析總額支付制度前、後,地區中醫門診市場競爭程度的改變與偏遠地區中醫師人力分布的改變,作為政策參考的依據。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G9303-1103
原計畫編號:CCMP93-RD-023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01/03/0431/12/04

Keywords

  • 經濟學
  • 總額支付
  • 市場競爭
  • 醫師人力分布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