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本計畫屬於臺灣環境史研究領域之一環,將「臺灣」視為一個獨立的地理空間,探索清領臺灣212 年間,清帝國對「臺灣」(地方)所持的環境政治之觀點。本研究延續目前執行中的計畫,將繼續進行未來兩年期的研究,目的希望能夠釐清臺灣環境政治的發展、特色與轉變。本研究以環境史與環境主義的概念為本,以文本分析法,研讀奏摺、地方誌與文集等一手史料,輔以近人的研究,梳理清領時期政府官員與士人對臺灣的地理認知與環境論述,及其對形塑環境政治的影響。第一年,以領臺起至1860 年代自強運動前為分段(1684-1860);第二年則重1860 年代自強運動後的發展至1895 年割臺為止的變遷;並編纂環境史檔案彙編。本研究的主題將論證臺灣環境政治的「不變」與「變」之狀況:例如清領時期清帝國有一持續不變的政策-由民間興建水利灌溉設施,但變化的部份,則可能因「地理認知、民生社會安定、國家追求富強與外力入侵,以及族群統治(番界劃分)」等因素,而影響了環境政治的轉變。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E10301-0178
原計畫編號:NSC102-2410-H182-004-MY2
原計畫編號:NSC102-2410-H182-004-MY2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01/08/14 → 31/07/15 |
Keywords
- 歷史
- 環境史
- 環境政治
- 自然資源
- 臺灣
- 清朝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