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計畫-專案詳細資料
摘要
退化性關節炎是關節附近組織退化導致關節僵硬、失去活動度、腫脹疼痛且有時伴有關節積液。此疾病在台灣盛行率逐年增加,因此許多介入性治療應運而生。然而,目前仍十分缺乏對各種介入性治療效果評估之相關研究。本計畫主要目的除探討具髕骨上滑囊積液的退化性膝關節炎病患在超音波導引抽取積液及注射類固醇或玻尿酸後之短期及長期臨床效果,更進一步觀察等速肌力,股四頭肌和膕旁肌群共同收縮及步態之改變。評估方式包含症狀評估量表,等速肌力儀測量,股四頭肌和膕旁肌群共同收縮之表面肌電圖及步態分析。本研究分為三年進行。以X 光檢查下為Kellgren-Lawrence grading scale 1~2 之輕至中度退化性膝關節炎,且超音波檢查下有髕骨上滑囊積液之患者為實驗對象。第一年招募60 名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各30 名。實驗組接受超音波導引抽取積液和口服非類固醇類止痛藥物(NSAID),控制組則只接受口服NSAID。兩組於醫療處置之前,之後及一周後均接受症狀量表,等速肌力及股四頭肌和膕旁肌群之表面肌電圖測定以評估超音波導引抽取積液之短期效果,並於醫療處置四及十二周後以相同方式評估並追蹤其積液情況以了解長期效果。第二年徵募90 名患者,隨機分成三組實驗組,各30 名。三組均接受口服NSAID 及超音波導引抽取積液,但隨後接受不同醫療處置。實驗組一接受關節內類固醇注射;實驗組二接受關節內玻尿酸注射;實驗組三接受關節內類固醇和玻尿酸注射。以第一年之實驗組為控制組。三組均以第一年之實驗方法分別評估只注射類固醇或玻尿酸,及共同注射類固醇及玻尿酸所產生的協同效應之短期及長期效果。第三年徵募90 名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實驗組及一組控制組,每組各30 名。兩實驗組均接受超音波導引抽取積液及關節內類固醇和玻尿酸注射,期中第一組接受口服NSAID 第二組則無。控制組則只接受口服NSAID。三組均在醫療處置之前,之後四周、八周及十二周接受步態分析,以觀察超音波導引抽取積液,關節內類固醇和玻尿酸注射以及口服NSAID 對步態之整體影響。本實驗對介入性治療作多面向探討包含臨床,生物力學及運動控制,以期能提供介入性治療之效果評估並進一步了解其機轉。
Project IDs
系統編號:PC10301-1146
原計畫編號:NSC101-2314-B182-047-MY3
原計畫編號:NSC101-2314-B182-047-MY3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01/08/14 → 31/07/15 |
Keywords
- 復健醫學
- 醫學工程
- 退化性膝關節炎
- 髕骨上滑囊積液
- 超音波
- 類固醇
- 玻尿酸
指紋
探索此研究計畫-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